本书在内容上,细致全面,对学生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具有指导性意义;在结构上,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能力出发,遵循专业理论的学习规律和技能的形成规律,根据3D建模的特点划分项目教学模块,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设计了一系列典型案例,学生可在项目引领下学习3D建模相关理论和技能,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在形式上,项目2~项
本书主要包括晶体学、X射线衍射、电子光学与电子显微学、扫描电子显微术、透射电子显微术、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术、光谱学等材料表征基础,书中的实例分析重点引入了近年来材料表征方法在纳米材料微观组织结构表征和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
本书共11章,系统地介绍了智能材料的相关内容,包括绪论、形状记忆合金、压电复合材料、电磁流变体、智能纤维材料、智能高分子材料、其他传感元件、智能混凝土、结构控制、智能橡胶与智能弹性体、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本书共6章。第1章阐述新时代背景下产品设计的多维表现力,强调设计师需要融合技术创新、用户洞察、市场策略和环境责任等要素。第2章聚焦造型艺术,解析产品形态、线条、材质等产品视觉呈现与细节设计的艺术。第3章探索信息图解的奥秘,展示其在产品设计流程中的可视化表达力量。第4章深入解析图文编排设计与品牌推广,涵盖形式要件、设计法
本书按照管理学的思想,根据管理的目的、主体、客体、方法、环境与条件几个要素,系统全面地介绍面向工程信息的管理知识,利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为什么要进行工程信息管理、由谁管理、管理哪些内容、如何管理,以及管理使用的系统与环境。本书共9章,按照总分总的架构进行知识编排。第1、2章为概括总述部分,概括性介绍工程信
本书从人机环境系统智能的角度出发,揭示智能的形成和进化是人、机器、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技术进步、理论研究、数据积累、算法优化、社会需求等,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这些因素相互配合和促进。智能的应用具有多种结果,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机器人、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同样的智能技术
本书是高职高专土木建筑类专业“互联网+”创新规划教材,依据《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总结了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特点和多年的实训指导经验,参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0)及其他相关规范、标准。 全书在共分为14章,主要包括测量
随着分布式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多智能体系统在无人机编队、机器人协作、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协同控制,尤其是一致性控制成为研究热点。面对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控制中模型未知或难以获取的挑战,本书聚焦于运用自适应动态规划(ADP)技术解决模型未知情况下的多智能体系统最优一致性问题,探讨了包含控制、领导-跟
本书详细阐述了基于增材制造的4D打印及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本全面介绍基于增材制造的功能原型4D特性的专著。本书共9章,第1章探讨了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多元混合和混合杂化基质,以及这些材料在4D应用中的潜力。第2、3、4、5和6章陆续介绍了多种复合材料的压电特性、可充电柔性电化学储能设备的特性、双/多材料复合基质等研究,揭
本教材系统探讨了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适老化服务系统设计,还深入分析了适老化服务系统的评估与迭代方法。从老龄化社会面对的挑战到老年人生理与心理特征,再到系统设计原则、界面与交互设计,本书内容层层递进,并融入智能技术的最新应用。本书通过丰富的案例研究与未来展望,不仅提供了实用的设计指导,更引领读者思考如何构建更加智能、便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