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年,苏州博物馆于2021年策划了“考古·中国”系列学术讲座,以一月一期的形式面向公众,普及考古知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本书即为2021—2022年的讲座稿汇编,汇集了杭侃、贺云翱、许宏等考古大家的讲座,内容涉及二里头遗址、殷墟、海昏侯墓等重要考古遗址,以及大运河考古、公众考古、水下考古、文化
本书为曾令玲的个人成果集,以庆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建院七十年。曾令玲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资深考古绘图师,长期从事考古绘图工作。本书收录了曾令玲在四川地区所绘190幅考古器物图、遗迹图和示意图,其中器物图和遗迹图详实记录遗迹面貌、文物器形、大小、纹饰等原始信息,以真实、全面地表现四川考古的成果,示意图则能为博物馆展示
本书在对相关概念进行阐释、界定,并对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轨迹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中国早期都邑的形成发展与分类、主要都邑的延续年代、设都制度、都邑选址与规划布局、军事防御、建造技术、都市生活等形态进行了深入研讨。研究内容共分九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有关概念阐释界定,述论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轨迹,分析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研究现状
本书是《第四届世界考古论坛会志》的英文版。世界考古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十几个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本书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多名学者在考古学多个方面的报告,包含了2017-2019年世界上最新最全面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汇总,是一部了解世界考古学现状的著作。
世界考古论坛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十几个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本书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多名学者在考古学多个方面的报告,包含了2017-2019年世界上最新最全面的考古发现及研究成果汇总,是一部了解世界考古学现状的著作。全书分前言、领导发言、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重大
为增进国内考古界与世界考古学界的信息交流,推动中国世界考古相关学科的建设,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合作编辑出版《世界考古研究动态》,刊载世界考古,包括文化遗产、科技考古、文字考古、艺术史等相关研究的论文和综述,另辟书评、专题讨论、经典论文翻译、文摘、通讯等专栏。
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主办,十几个国家的著名考古学家参与的盛大的学术活动。《世界考古论坛会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上海研究院,上海市文物局,上海大学主编,是世界考古论坛中发布的优秀论文集。本文集有中外顶极学者的历史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文字,还有当年评出的十大世界考古发现的介绍,有大量的由知
玄鸟文丛是我社策划的一部文史哲学者的学术随笔集。该书稿为王仁湘先生学术随笔汇编,共分为四部分:会议致辞;图书序跋;书评文论;赋闲随想。全部围绕公共考古题材,作者所经历的公共考古活动,已经由起初的悄悄进行,到如今的大张旗鼓展开,这气势感觉是不可同日而语。一切考古都可以看作是公共考古,不仅只是学科普及。现在考古已经是社会文
本书系统阐述了水下考古学的概念、研究领域、学科关系、国内外水下考古发展简史等理论问题,以及考古潜水、水下考古调查、发掘、水下文物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管理等专门的技术与方法问题,同时还介绍了国内外水下考古实践案例、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古代航海与造船简史、海洋贸易陶瓷四个专题研究。本书是中国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水下考
本书共分为八大部分,100个问题,第一部分,文明的“金色名片”;第二,文物保护工作者指南;第三,问诊国宝;第四,收藏家要留心什么;第五,丹青问道;第六,当科学遇见文物;第七,把文物接回家;第八,他山之石。内容不仅分门别类的解答了文物保护的各种问题,从文物保护专业角度解答了各种文物鉴别与保护的问题,也介绍了文物收藏的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