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极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最有争议的皇帝之一。他勇于革新,勤于理政,对康熙晚年的积弊进行改革整顿,一扫颓风,使吏治澄清,统治稳定,国库充盈。他是康乾盛世中承前启后,功不可没的一代帝王。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还原历史事实,再现了雍正铁腕治吏又充满争议的一生。本书充满了故事性、知识
该书详细描述了和珅从九岁双亲亡故、少年时尝遍世态炎凉的苦难经历,到他立志出人头地、苦读圣贤书,再到放弃科举、入宫成为侍卫,最终权倾朝野、成为大清二皇帝的传奇一生。书中不仅展现了和珅在政治上的手腕和谋略,还揭示了他如何擅于揣摩圣意、迎合君旨、玩弄权术,以及他做人做事的手段之深、心思之密。同时,该书也描绘了和珅如何因权力而
康熙末年九子夺嫡。1722年,康熙突然逝世。既无赫赫战功,又无朝野拥戴,表现平凡又低调的皇四子雍亲王出人意料地从康熙生前看似精巧的皇位传承安排中突围而出,在一片质疑声中迅速登极。他为父皇办了一场前所未闻的葬礼,而自己的登基仪式却办得草率至极,还反复上演“让位”闹剧……所有的反常之举似乎在暗示什么。雍正难道真的得位不正,
浙江慈谿人冯鸿墀(1874.1.7-1931.5.18),字阶青,一字君木,三十岁那年,又改名为幵。冯氏生前除戊戌客京师外,足迹不出两浙与上海,且仅仕至丽水县学训导,但即便如此,这位培养出陈布雷(1890-1948)、沙孟海(1900-1992)等众多卓越人才,并在主持上海修能学社期间,与安吉吴昌硕、吴兴朱孝臧、桂林况
一位一穷二白的门外汉,如何变身为闻名遐迩的收藏家?粗通文墨的普通职工,何以成为文物鉴赏的行家里手?是上苍眷顾、好心人相助,抑或歪打正着、运气使然?陈亚元经历坎坷,但其坚韧不拔、敢拼会赢的特质,回答了谜一样的人生。从收藏古钱币白手起家,数十年如一日积累,现已拥有蛋白照片、粮户执照、地契票券等19个系列近2万件藏品,并出版
这本书以第一视角,展现了作者自强不息、矢志不移的奋斗历程,突出描摹新时代背景下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困惑、迷茫以及突出重围的心路蜕变。 本书从作者童年时期生活和求学的经历讲起,既包括作者在创业初期的奋斗历程,也包括陷入低谷期的迷茫状态,以及不畏艰辛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的过程,旨在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并从中汲取养料,获
烟水寻常事
本书记录了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画家、文化学者、教育家冯骥才先生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以及他在文学、绘画领域的艺术造诣,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教育中的家国情怀。作者与冯骥才有着将近40年的交往,是其多个人生重要节点的亲历者和采写者,因而本书内容翔实、生动有趣、文笔优美,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
通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诸葛亮(181—234)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代名人,然而,受限于体裁等原因,《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有很多虚构的成分,距离历史中真实的诸葛亮有很大差距。有鉴于此,本书在充分发掘史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三国史学研究成果,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诸葛亮,客观地叙述了诸葛亮的一生,并对《三国
蒋介石自青年时代留学日本军校,十分震撼于日本军人绝对服从纪律和视死如归的武士道精神,便企图以强军而达到救国的目的,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他对于权力的向往与渴求。他在内外交困之际,逐步由亲日联苏走向亲美倚美的政治道路。是美国成就了他的大国领袖之梦,也是美国使他孤悬小岛,抑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