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作者尝试通过整个的系统来认识中国传统绘画的研究实践,体现其早期研究绘画史理论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观点。认为当时流行的几种绘画史、美术史著作是记账式的画史,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即以南北宗的发生、发展为这一系统的基本结构,尽管未必能够全面反映传统绘画的演变历程,但有其独到的理论见解。
在《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中,日本国宝级动画电影大师、吉卜力三驾马车之一髙畑勋,凭着六十多年来对艺术的喜爱流连于世界各地的美术馆,并甄选出31幅作品,与我们分享和它们相逢的乐趣,呈现其背后的故事。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名画,如马蒂斯的《舞蹈》、波提切利的《持石榴的圣母》等,也有并不为人熟知的画作,如印度民俗画《舂米的人》等。这
国画没有固定样貌与形式,全凭自由与个性去创造发挥。能在方寸之间,将大山大水奔腾万千的气势尽收眼底;能在扇面屏风之上,将花鸟虫鱼的生动样貌刻画入微;能在笔墨与留白之外,让具象与空灵异彩纷呈、情韵尽生;还能将诗、书、画、印结合为一体,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如此的综合艺术美学,正是国画深具魅力、源远流长的原因。从远古时刻凿在岩
《读画记》是画家尹朝阳结集出版的参观画展的“读后感”。所评论的多是艺术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及其作品,有一些作者当年从中汲取过营养;有一些甚至一度对作者的创作风格产生重要影响;还有一些是作者曾经误读或者漠视,如今有了新的解读与评判;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作者新近涉猎的领域,比如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理解与辩解。文章短小精炼,篇数也不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按时间顺序撷取了百年来中国书画家的动人故事和传奇经历,犹如一部百年书画逸闻的编年史,以小见大地展示了百年中国书画的浩瀚与伟大。
这本《画史记丛》里收录的是刘新从未在其他场合发表过的几十篇杂文合集;文体包括讲义、论文、札记、随笔等;内容包括苏立文、鲁迅、陈师曾、徐悲鸿、刘海粟、齐白石、许幸之、张在民、张倩英、雷时康、丁聪、丰子恺、蒋兆和、周思聪和德国木刻研究、苏联时期木刻、美洲版画、英国木刻等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中活跃的艺术人物和艺术种类。
《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中国绘画美学史》主要考察了上自先秦、下至清末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绘画美学思想及其发生、发展和流变的历史,并对历朝历代的重要画家、画论家、美学家的重要绘画审美理论与美学思想进行了论述与阐发。全书注重对各种理论思想的“前因”和“后果”的论述。《中国门类美学史丛书:中国绘画美学史》论证周延、分析透彻、史论
傅雷曾受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本书是他在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补充完成的,着重介绍文艺复兴初期的乔托以来,经过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十七世纪的伦勃朗、鲁本斯,到十八、十九世纪的近二十位画坛巨匠及其名作;讲解其艺术风格、绘画技巧,又信手拈来地穿插诸位巨匠的生平,以及时代思潮等内容,在
他的情感强烈,行为怪诞;他的作品中透露着生命的迷狂和绝望;同时代的人以为他发了疯。我们不知道因为他是疯子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还是因为他创作了那些不朽的作品所以被称为疯子。文森特·凡·高,这个从荷兰乡下走出来的平民子弟,因其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悲悯和同情,对精神超脱和灵魂救赎的追寻,对土地和家园的热爱,对孤独的深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