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闻创新性的重要变化之一,在于可视化从过往新闻文本的文字内容点缀逐渐演变为数字新闻产品的核心叙事。在系统梳理这一变化的技术文化背景基础上,本书重点分析了可视化作为数字新闻核心叙事的中国经验,通过丰富的国内外前沿案例梳理和分析不同主题、不同类别数字新闻可视化实践的创新思路、技术策略、呈现形态,并进一步讨论这些前沿案例
中国近现代史上新闻团体以同业组织的形式表达报人群体的政治参与,在捍卫国家主权、自身职业诉求和社会诉求、积极抵制当局对报界的钳制、维护报界权益、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本书对相关团体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中国新闻团体的发展状况,对全面、系统地研究中国新闻史具有基础性作用。本书分为三部分:首先,选取近现代史上新闻
当互联网大潮席卷世界之际,也是互联网新闻盛行天下之时。 三十多年来,互联网新闻深刻且广泛地重塑了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社会生态、传播结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不了解互联网新闻发展史,便无法把握当代新闻传播业。 由李良荣教授领衔,九位青年才俊组成的写作班子,历时三年,第一次全面梳理并清晰展现了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本书
本书是整理与研究民国时期《申报》有关广东华侨史料的专著。全稿分为研究篇和史料篇两大部分。研究篇收录了编著者若干篇专题研究文章,如以《申报》为中心来探讨的有关华侨华人史料研究的迷思与困境,民国时期南洋粤侨的形象塑造,以及民国时期《申报》中汕头作为出入口“始发站”形象与建构等。史料篇辑录整理民国时期(1912—1949)《
《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新中华报》与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出版的大型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1947年3月因国民党军进犯延安而停刊。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现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近年来,解放日报围绕党报初心使命与精神理念承创,组织人力回顾研究延安时期《解放日报
本书以网络化个人主义为理论框架,就主流媒体“四力”(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现状与保障机制进行分析。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展开。上篇就主流媒体“四力”研究的背景、本书的创新处、拟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中篇探讨了网络化个人主义背景下超媒体空间中的话语建构、传播机制、效果研究、传播模式。下篇探究了“四力”保障机制
《穆青新闻实验班学子的家国情怀(第三辑)》是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穆青新闻实验班学生的新闻作品集。主要包括学生的实践体会、调查报告、生活随笔、新闻感悟等多项内容。书中的学生作品均经专家评阅后择优录用,内容涵盖多种新闻体裁,充溢着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和启发性。作品展现了一年来新闻系学生所取得的写作成果,记录了学生又一年
《2021——2022虚拟现实新闻出版融合发展年度报告》这一本书是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带领团队深入调查研究后编写的一本关于虚拟现实新闻发展融合的年度报告,是一本全面展示新闻出版虚拟现实领域最新发展和总体面貌的专题报告。《2021-2022虚拟现实新闻出版融合发展年度报告》为了全面展示新闻出版虚拟现实领域的最新发展和总体
本书作为以网络舆情演化机制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图书,主要介绍了大数据与网络舆情基础认知、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表现形式与影响、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舆情演化研究理论框架、高校网络舆情传播过程的可视化及其内在规律、高校网络舆情演化中信息扩散模型构建与仿真、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发展影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网络舆情主动回应机制
本书收录了《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路径探析》《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思政改革刍议》《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的教学管理普遍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