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体制使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有自己的GDP增长目标。由于当前种粮食效益偏低,粮食主产区的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必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也必然会发生国家责任与地方目标之间的博弈。《中国国情调研丛书·村庄卷:粮食安全国家
《全球化中的大国农业:新西兰农业》重点介绍新西兰的农业状况及相关政策,包括新西兰农业资源、农业经济发展及其管理、农业产加销、农产品价格和消费、农业贸易、农村财政与金融、农地制度、农业劳动力、农业科教、专业合作组织以及农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等。最后总结了新西兰农业经济的经验、教训和肩示。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农村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上不去,粮食安全和食品供给就要受阻,社会就不稳定;农民收入、农村经济上不去,拉动内需就要受阻,社会经济就要受到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
我国2005年发布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随着国内外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标准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国内开展认证、实施监管和国际贸易的要求,需要对标准进行修订。修订后的国家标准仍保持生产、加工、标识与销售、管理体系四个部分,但更加严格。 本书重点介绍了有机产品国家标准、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有机产品认证检查程序、有机产
《家庭与农村工业:以河北省为中心的考察(1912-1937)》从家庭的角度探讨了近代农村工业生命力根源,认为家庭生产是近代农村工业最主要的生产组织形式,小农经济下农民选择家庭生产方式从事农村工业生产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现实所造成的;近代农村家庭工业在生产规模、社会分工和生产的商品化程度、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形式等各方面均
《少数民族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为作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农民工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少数民族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评价、民族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民族旅游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等共七个专题。
《非洲农业国别调研报告集(第五辑)》介绍了科摩罗、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的基本概况和农业经营管理体系、农业经营管理体制、农业政策及措施、农业、林业、水利、渔业、畜牧业的基本情况以及各国与中国农业合作情况,提出了各国当前农业生产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该国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具体建议。
《农本:2012国际合作社年专辑(第1辑)》主要收录了不断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供给、制定适应农村社区集体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基于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比较的探讨、借鉴韩国经验,推进公法社团的综合农协改革试点——韩国农协2012考察报告等内容。
延安研究历来是当代史的研究重点。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当前延安和延安乡村研究多为历史学研究和社会学研究,90年代后政治学研究逐渐淡出了,后者其实在80年代的改革开放中越来越呈现出其不可估量的意义。在史料浩如烟海的延安研究领域,孙晓忠、高明编写了《延安乡村建设资料(1-4)(套装全4册)》,不仅
农产品经纪人(中级)国家题库技能实训指导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