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清末民初书法家、教育家曾熙、李瑞清、赵熙的书法作品一百余件,通过数篇学术研究文章,及作品考释、书论选注、书家行踪示意图、参考书目等,比较系统地展示了三人的书风书貌,阐述了他们的生平传略、书法思想、风格形成轨迹和对后世的影响。
本书是吴隐收集古今名人所撰写的楹联,并编纂成书的。据作者所说,从小就喜欢对联,后来交游日广,看过的名人手迹也多。因为吴隐本身擅长刻工,便想方设法把对联借过来,缩刻在石头上,最后积累到三百多联,再编纂成《古今楹联汇刻》一书。这些名人包括明清时期的方孝孺、吴宽、王阳明、黄道周、史可法、王铎、顾炎武、傅山、刘墉、梁同书、陈洪
本书为“古今楹联经典”系列书中的一种,精选古代五位著名书法家所写的《千字文》,集成对联。这五种《千字文》分别是邓石如篆书《千字文》,赵孟頫的隶书《千字文》,颜真卿的楷书《千字文》,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赵孟頫的草书《千字文》,每种作品组成20副对联,共成“百品”之数。全书收入了篆、隶、楷、行、草五种主要书体,一本即可
本书是2023年浙江美术馆年度重磅大展“意造大观——宋代书法及影响特展”同名展览图录,近100件来自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吉林省博物院、天津博物馆、湖南博物院等机构所藏的宋元明清历代书法名家作品在浙江美术馆一同展出,包括了宋代书法碑拓和历代名家墨迹精品,此次展览是汇集自宋以来一千年中国书法经典的一场视觉盛宴。展览分
本书收录西泠印社早期社员谢磊明印蜕一百三十八方,均为一页一印,每印皆钤拓边款,集释者对印文与边款进行释读并将释文附后。印文与边款内容全部是雁荡山百二奇峰与苏轼、王十朋、王思任、施元孚、曾儒璋等历代一些诗人所作雁荡山诗文名句,尤其突出了清施元孚《雁荡游山十八法》、曾唯编纂《广雁荡山志》中所载雁荡山景观名胜的概述,还有“雁
《谢无量翰墨研究》,分上下两卷,正八开本精装印刷,印数4000册。谢无量(1884-1964)初名蒙,又名大澄、澄、沉,字仲清,号希範。别署嗇庵,后改字无量。四川乐至人。著有《中国哲学史》、《中国大文学史》、《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中国古田制考》等三十余种学术专著由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学术、诗文、书法方面均有精
本书是2024年10月“津门问道——王冬龄书法艺术展”的配套展览图录。该展览由多位学界名人联手打造,许江担任总顾问,高世名担任策展人,范景中、寒碧担任学术主持,必将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艺术和学术活动。书中不仅展示了这次展览中呈现的作品,也包含“乱书”风格早期的代表作品,全面地为读者展示了近30年来王冬龄自创的“乱书”风格的
本书从时间、空间两条线索介绍了中国历朝历代印章及世界范围内的印章,并配以该印章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发现的整个过程。全书共分为八章,分别介绍先秦、秦汉、魏晋、隋唐、宋辽金、元明、清至现当代的印章,以及部分域外的印章,对每枚印章都进行了专题介绍。
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收录了田树苌先生写的60余篇关于书法艺术的文章,涉及书法的临摹与创作、继承与创新。题材丰富,感情真挚。下编收录了70多位书法名家评说田树苌及其书法艺术的文章,题材丰富,感情真挚。多涉及书法继承与创新、书法组织与活动、书艺交流与教育等方面。
《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金文是当下极少使用的古老文字,须入古出新才能让人乐于观之。李建军长期从事金文书法创作,对文字来源、金文创作有一定的心得体会,并出版过多部金文书法作品集。《李建军金文书》的主题非常厚重,用金文书写《论语》既有历史的亲近感,又有较强的时代意识;既展现出浓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