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和耳闻目睹的细节,探寻、思考近代自章太炎以来三十余位文化人的思想、性格和家庭、爱情、事业。其中多为名宿大家,有的还是作者亲近的前辈和师友,他们面对近百年来风云变幻的政治、社会、思潮的冲击、挑战和束缚,有矛盾斗争,有爱恨纠结,或一生游移,或以死抗争,或受到“依自不依他”精神潜移默化的影响,摆脱桎梏而创新,
本书以解海龙五十年来的摄影生涯为核心叙事线索,讲述了解海龙从业余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著名摄影家的人生历程。同时,在书中,解海龙还以历史亲历者的口吻,重点讲述了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儿童及他助力希望工程的故事。解海龙作为支援希望工程的标志性摄影家,是中国摄影家群体的杰出代表。以解海龙为代表的摄影人用摄影术激发了中国人团结互助
《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风采录》写了10个典型的扶贫人物,都是我国扶贫至高荣誉——“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得者。他们都有着深厚的扶贫情怀、坚定的事业追求和过人的创业能力,带动了一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将一个个曾经的“贫困样本”打磨成“脱贫样本”。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普通农家女13年挖山不止,为山村打通一条出山隧道;成功企业家舍
本书以陈道明从艺近40年作品为坐标,深入剖析其表演特色,透视其人格魅力、文化底蕴、人文修养和处世哲学。作者视野广阔、笔触细腻、考证周详,不仅对陈道明饰演过的角色如数家珍,对刊载或播出的采访资料也信手拈来,并附上特别整理的作品年表,力求还原深藏在角色背后、让人熟悉而又陌生的“表达者”陈道明。
本书记述了徐志摩的一生,从出生到求学到离世。同时,还收录了徐志摩的部分经典诗作,会让你看到一个充满文采、充满激情、充满睿智的徐志摩。
有一种不甘平凡叫《李清照》,一生至少读一次。本书以李清照的诗词作为主线,以诗词背后的事件作为轴心,通过对诗词的解析,作者用唯美、浪漫的文字将李清照的一生完美的带入书中。品词读传,在感受不平凡的同时,学习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有一种成就自我叫《李煜》,一生至少读一次。作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书诗文
作为《汪德迈全集》第3卷,本书稿内容包括了汪德迈先生2011~2015年间来中国访学和讲课所记录下来的7篇文章,特别是《中西文化的互补性》一章,记录了2011年年底由乐黛云主持,汪先生与汤一介先生进行了两次探讨中西文化差异性与互补性的长谈,代表了西方汉学家与中国当代学术大家的高水平交流,非常珍贵。
《曾子故事》是2019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社科普及应用研究专项课题成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曾子与儒家文化的结晶。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尊重历史事实,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系统收集整理了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著名弟子曾子的故事,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力求语言通俗生动,包括曾子的孝道、修身、
安作璋先生为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知名教授、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被誉为“今日秦汉史学界的重镇”“中国秦汉史研究领域的扛鼎人物”。2019年2月,先生因病辞世。本书为纪念安作璋先生的文章结集,相关人士缅怀了安作璋先生的学问、人生以及执教经历等。
本书以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英语世界茅盾作品的译介、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评介从西方文化的视域所解读的茅盾及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情况,以期能为国内的茅盾研究乃至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