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在津京担任高官的进士汪士元,以富而精的书画收藏闻名海内外,又因赌债在很短时间内卖光藏品而震惊收藏界,他的许多轶闻逸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清末民国收藏家汪士元研究》详细考评汪士元的家世、生平及政绩,概论他的书画、印章、砚台、奇石等方面收藏的业绩,追寻他收藏过的书画在当今公私博物馆、美术馆中的收藏情况,并对他的著
孙犁是从解放区走出的革命作家,本书对晚年孙犁作了深入研究。研究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评述晚年孙犁浓厚的忧患意识、入世与出世的意识冲突、孤独意识、鲁迅情结、情爱情结等,近于晚年孙犁的心理评传。后半部分则着力探讨晚年孙犁美学思想的内涵、结构、特征及其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并论述“耕堂文体”的艺术创造及审美意蕴。书后附录是单列的
三毛亲侄女,双胞胎中的妹妹陈天慈,在三毛逝世三十周年之际,以22篇回忆性质的散文,回忆幼时和姑姑一起生活的日子。为三毛拍下最后一张肖像的摄影师肖全说:\"三毛*大的精神是决定自己的人生。\"导演严浩说:\"人们都叫她小太阳,但其实她很孤独。\"外人眼中的三毛,大多有着这样的形象。但在孩童天真烂漫的眼中,这位传奇的女子,
本书共分七章,前五章是从两汉时期开始对各时代的屈原精神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第六章著者将屈原精神之文化内涵提炼为人格精神、爱国精神、自觉精神、美政精神、一统理想五个构成部分,逐一进行了阐释。
在当代众多的陶渊明研究中,袁行霈先生可谓成果丰硕,自成一家。袁先生的《陶渊明研究》是研究陶渊明不可不读的重要作品。本书以陶渊明作为研究的对象,兼顾其为人与为文两个方面,作者将其作为诗人与哲人,全面考察其生平、作品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思想潮流和文艺潮流。全书将陶渊明放到一个中心点上,纵横交错地绘出一幅真实的陶渊明的
本书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气象部门中的先锋模范人物,他们坚守自己平凡或特殊的岗位上,是时代精神和气象精神的集中体现。
本书以图文书的形式,讲述中国航海第一人翟墨的励志航海故事,包含了少年时期的成长和单人单方驾驶无动力帆船进行环球航海,以及带领船队航行海上丝绸之路西航线和东航线的探险故事。其中有遭遇风暴误闯美军基地、索马里遇到海盗、亚丁湾中国军舰护航、赤道上与风暴抗衡、停靠马耳他港口受到九响礼炮欢迎、进驻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展现中国文化等精
民国时期出现了许多集美貌、才华甚至众多争议于一身的女子。她们大多出身高贵,经过多年的风雨历练后,或成为杰出的诗人、画家、作家,或成为优秀的教育家、翻译家……她们性格各异,命运也大相径庭。但在她们身上,又有一个共同点:在顺境时不张狂,在逆境时也能焕发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本书特别选出林徽因、张充和、杨绛、张爱玲、凌叔华和萧
吕碧城是一个不老的传奇,曾用自己的璨烂照亮了民国的天空。她聪颖早慧,却少年丧父,家产被夺、夫家退婚,无奈之下,母亲带着三姐妹颠沛流离,这样的连续打击足以让一个脆弱的灵魂崩溃,却没能阻挡她奋然前进的脚步。她主笔《大公报》,被誉为“中国第一位女编辑”。她才华出众,文采斐然,以词作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词人”。她有胆识有
本书主要为朱经农生平述要,与光华大学相关之编年纪事,朱经农主持光华大学期间的各种活动记录、讲话、书信、公文往来,以及光华大学日常办学的各种文献档案等。其中绝大部分文献为首次整理,并公开刊布。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民国人物研究,中国现代教育史研究,乃至上海史、民国史研究都有特定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