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农技人员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农技推广服务信息化水平,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农技推广事业的良好氛围,2019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开展了寻找“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活动,从全国29.5万名线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中评选出50名较好运用互联网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的“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之星,在全国
本书以中国香港地区与鲁迅相关的文学、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研究在整体结构上分为专题研究与史料整理两大部分。专题研究部分通过几个历史的断面对相关文学与文化现象作局部的呈现,分别涉及鲁迅对香港新文学发生初期的影响限度、沦陷前香港文化界对鲁迅的接受、《民族魂鲁迅》的改编与抗战鲁迅传统、电影《阿Q正传》(1957)与冷战背景下的
苏东坡,天赋异禀的大文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他的标签很多,却难以被标签定义。居高处为翰林学士,落低谷为狱中囚犯,一生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本书即以东坡诗词为主线,兼及东坡文集、后人笔记等百余种资料,以坚实的考订和热情的笔触,呈现出一个立体的东坡形象。 精装典藏版特别收录《寻找李一冰》和《缥
砥砺前行
国家奖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出资设立的用来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土学位)学生中优秀的学生和普通高等学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的奖学金,其目的是激励高校学生勤奋学取,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当前高等学校学生能够获得的荣誉等级的奖学金。自2007年到2019年,北方工业大学共评选出276位国家奖学金
林森(18681943),原名林天波,字长仁,号子超,晚年自号青芝老人,别署百洞山人、啸余庐主人、凤港渔翁、虎洞老樵,福建闽县(今福建闽侯)人,近代著名政治家,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主席。本书稿从励志报国、投身革命、救国兴邦、风范长存四个章节详细介绍林森的生平事迹,突出林森为中国之崛起兼学中西,为中国革命事业贡献一生的精神。
本书是福建省社科联福建历史文化名人丛书(第四辑)中的一本,讲述了晚清时在欧洲极具影响力的中国外交官陈季同的事迹。陈季同精通多国语言,他在欧洲不遗余力地宣扬中华文明,也在中国大力译介西学。他力图保卫台湾,救灾华北,踌躇满志,却报国志难酬。本书通过平实的文字和丰富的配图,表现出一代中西文化交流先驱的风采。由于传主通晓中西文
陈宝琛出身名门世家,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为官期间素有清流健将之称,后又因担任溥仪老师,而有末代帝师之称。本书分七个章节,叙述陈宝琛的书香门第、年少登科、仕途亨通、兴办教育、荣为帝师、忠勇爱国。展现了陈宝琛的早年为官,清流勇谏,主张海防塞防保疆土;赋闲在家,兴办新式教育,培养了顺应时代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中国民主的先驱,革命烈士。他把信念,这样一个无法负重却独具核心价值与意义的命题写在情书里,天心月圆,却让天下人分享。本书稿从家世以及身边环境、国内学习、留学海外、参加革命几个方面写林觉民的一生,写出了出生革命年代的林觉民少年时代的意气风发,
沈葆桢是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重臣之一,是中国历史上*位船政大臣,他是同治中兴时洋务运动的重臣之一,创办了中国也是远东*的造船厂,创办了中国*所近代海军学校,被誉为中国海军之父。他勤政廉洁、严谨务实,是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主义者。本书以少年沈葆桢、步入仕途、任江西巡抚、总理船政大臣及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的为官顺序,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