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专著,以方统证,共计272个方证,其中《伤寒论》部分112个,《金匮要略》部分201个,重复方证41个。每个方证包括方名、方药、词解、功用、方解、方证相关条文及词解和析义、临证运用、临证心悟等内容。本书拓宽了仲景方的应用范围,进一步丰富与发展了仲景学说;把《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有方子全部包含在内,内容更全面,
为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化,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推广中医药文化,宣传江西的中药文化,让江西的中药文化走向世界。《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ResourcesinJiangxi》对《江西中药资源》一书进行英译,同样收录江西中药资源3737种,其中药用植物3373种,药用动物351种,药用矿物13种,
本书通过对大豆及其制品用药史的全面梳理与研究,有助于读者了解到历代大豆类药物药性、功效等内容的演变的复杂过程,这对于大豆类药材正品的确定,以及对于某些应用大豆类药物入方的方剂的继承和大豆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能够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同时,本研究对于大豆的起源、栽培、加工利用等内容也进行了总结概括,从食品和药品两个方面展示出大
安徽省中药材标准分子鉴定起草说明是安徽省政府2022年度重点工作,《安徽省中药材标准2022年版分子鉴定方法起草说明》是该项目的工作成果。本版标准力求突出安徽省地方特色,药材、饮片标准同步制定,按《中国药典》标准规范统一,共收载中药材品种124个。本说明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每篇又分为理论部分和应用部分。上篇介绍中药,其中理论部分对中药治病的道理、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中药的四气(四性)、中药的五味、中药的升降浮沉、中药的归经、中药的毒性等内容做了比较详尽的阐释,应用部分按中药的功能分类,分别介绍了一些常见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应用。中篇介绍方剂,其中理论部分对方剂的组成、变
“中国中药资源大典”丛书之《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标本图集》(卷一至卷三)为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此次申报的卷七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延续性选题。卷七的内容主题为药食同源卷。本卷遴选的药食同源中药材标本源自贵州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拟收录130种。书中从药材的基源、性状、分布、性味归经、功效与主治等方面进行了详尽介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的用药经验,是中医药史上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的第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并且对于所收录的药物的功效和主治
本书以金华市地方特色中药材为主,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介绍了中药发展、中药材研究进展、道地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等内容;各论介绍了“婺八味”药材及四味培育品种的地方特色、传承发展、产业现状和特色种植技术。
《千家妙方》以科为纲,以病症为目,以方为主,内容涉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临床病科。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又有疑难重病。中医学博士后杨圆圆,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编选使用价值高的药方,便于读者随用随查。
这是一本翔实的从地理学角度来研究中国中药资源分布的著作。本书依据我国辽阔的地域,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以及中药资源的特点,应用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水平地带中药资源的自然分布、山地中药资源的垂直地带分布以及我国各省(区)主要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品种的分布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中药资源分布与地理环境特征。本书对我国中药资源的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