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样式雷,半部建筑史”,样式雷是享誉世界的传奇建筑世家。作为清代皇家工匠,样式雷家族深度参与了清代皇家建筑的选址、勘探、设计、建造、维护等工程,留下了大量文档、图样、烫样。 本书主要介绍国家图书馆藏畅春园、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西苑、南苑、西郊赐园相关园林的样式雷图档,涉及这些园林的选址勘测、规划设计、
作者徐建融,上海大学教授,上海市十五规划文学、艺术、新闻学科评审委员,《辞海》(2009年版)美术学科主编。在人类建筑史上,中西古代建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不仅建筑的结构造型不同,而且建筑的设计方式和建造速度也不相同。在艺术形象上,中国古代建筑利用木构架的组合和各构件的形状及材料本身的质感,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使建筑
本书为“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研究丛书”中的一种。丛书搜录、整理中国古代园林文学文献,确定园林文学作品的系年、不同地域园林的空间分布,以科学地呈现古典园林的多彩风貌,并对园林文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本书以中国古典园林与风景文化为研究对象,旨在呈现中国古典园林的多重审美内涵。如:探析古典园林与古典绘画、版画的相互影响
景观水工程是综合运用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和艺术美学等知识,通过对以水体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空间环境的分析、设计、 改造、管理、保护和恢复,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及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工程科学。本教材共7章,结合国家现行低碳城市、 园林城市建设标准及“三水”统筹理念,对城市发展过程中涉及的人造水景、水景水质处理与维护、自然水体
本书为日本造园古籍丛刊之一种,共五章:日本造园古籍流变、禅宗庭园的营造与书写、日本造园古籍的宋元园林观念呈现、日本中世庭园:和样与唐样、《山水并野形图》的问题考辨。从11世纪末平安晚期造园古籍《作庭记》出现以来,直到19世纪江户时代结束,日本有30多种造园书籍。多种不同手抄本流于民间而对后期造园书籍的写作都产生深远影响
本书分为6个章节,第1章介绍郊野公园的定义和产生规律,第2章阐明郊野公园与城市所存在的空间关系类型和发展时序模式,第3章在实地发放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总结郊野公园的基本特征,第4章阐述郊野公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在保障机制方面探讨了郊野公园的各种重要管理问题,第5章基于香港、深圳、北京、上海等地郊野公园
本书主要是关于风景园林设计与施工规划的研究,其内容涵盖了风景园林概述、风景园林设计基础理论、风景园林绿地主题主景设计、风景园林工程主要内容、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与施工技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管理与程序规划等。本书主要包括风景园林空间认知的基本方法与内容、植物造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风景园林施工程序规划、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进度
该教材服务于国家“碳中和”战略,立足城乡景观“增汇、降碳和减排”转型目标,从低碳和增汇的视角讨论景观规划设计所涉及的全尺度空间特征、全生命周期阶段和全类型物质要素,促进城乡景观植被的多尺度碳增汇、全流程碳减排和多尺度间接减排。主要内容包括低碳增汇景观导论、低碳增汇景观的规划设计原理、低碳增汇景观现状评价、低碳增汇景观规
本书以辽河流域城市滨河缓冲带为研究对象,基于微域分异相关理论,以地理学中的区域空间分析与生态学中的结构功能分析相互结合,探讨在人类文化和自然景观的相互作用下,对城市滨河缓冲带的景观—地理单元进行划分,结合景观地理学相关理论和风景园林设计实践,凭借国内外较为成熟的景观—地理空间绩效评价维度与评价准则,运用地图学信息技术进
在当前资源缺乏,环境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该理念在各个专业领域得到了迅速扩散和极大的响应。景观和景观设计的研究是在造园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的基础上,对人地关系的又一次重新认识。这不仅是人们对自然认识的进步,也是人们对自身认识的进步。景观设计在各国有不同的观点,但其基本的表达是:强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