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一个时代的经典。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本次再版,校订文字的同时,也收录了包括甘博、汤姆逊等在内的诸多同时期来华外籍人士所记录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以1840年-1949年为时间范围,从中精挑细选了千余条不太常见而发人深省的历史小段子。 《漏网之鱼:1840-1949中国小历史》一书虽说是片言只语,但由小见大,见微知著,历史的小处却也彰显了大历史中若隐若现的脉络与风骨。
明永乐十八年,成祖朱棣设立东厂,这个明朝独有的特务机构登上了历史舞台。作为皇帝的耳目,东厂负责监察百官、刺探情报,常与锦衣卫合称厂卫。东厂厂公由皇帝的亲信宦官担任,行事不受律法约束,往往拥有极大权力,著名的土木堡之变夺门之变万历新政妖书案东林党狱等事件背后均有东厂身影。刘瑾、冯保、陈矩、魏忠贤等厂公在历史上或褒或贬,争
“回溯提升教学模式”,可分解为“回溯”和“提升”两部分。其中,需要“回溯”的内容,是学生在中学时段学习的中国近现代史。需要“提升”的对象,是学生在大学即将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本研究的方法和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是:1.基于思政课的基本定位,厘清“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中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关系,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梯级型的
本书的目的是对当代中国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的状况作一全面、综合的回顾与总结,冀以反省学科发展的历程,不同时期的学术状况与特点,流脉与走向,优势与缺失,以审视学科发展当前面临的问题,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近代史
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敲开了国门,由此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识之士开始主动接受西方现代文明,寻求国家独立、富强的道路。从洋务运动,到变法维新,再到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终在五四运动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为新编中国史中的一卷。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也催生了波澜壮阔的变革。 《中国近代史:危局与变革》全书共十四章,展现了1840年鸦片战争至1919年五四运动八十年间的激荡历史。洋务运动、新政、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应接不暇的变动改变着中国的面貌,并*终
《校邠庐抗议》是一部政论集,也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代表作。校邠庐是作者居住处,抗议二字语出《后汉书·赵壹传》,即位卑言高之意。作者针对清咸丰朝以后的社会大变动,以及当时科技水平落后于西方国家的状况,向当权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此书共收政论47篇,大部分作于亡命上海期间,少数为旧作。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将取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其中三分之一为*次披露)编辑成册,全面呈现从鸦片战争到军阀混战的动荡巨变的中国百年近代史,期望能帮助历史学家、读者直观地认识、思考这段历史,回顾、反思其间的辛亥革命这一开创性事件。 1911年的武昌起义是加速清王朝覆灭的关键,促成了中华民国的建立。这一历史事件是如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