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辰130周年献礼主题图书,将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与独具魅力的传统诗词文化融为一体,以多元化的艺术形式表现诗词的深刻内涵,让新时代读者在形象化、艺术化的阅读氛围中品读名人经典,缅怀其丰功伟绩,从他的诗词艺术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本书共分为理论探索篇和实践推进篇两大板块。理论探索篇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价值属性和教育功能、设计理念、实际体系、设计保障进行了系统阐述,为各实践环节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实践推进篇则分为“导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心重镇、何谓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元理论问题、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等。
本书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聚焦全面提升硕士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实效之目标,围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之任务,探索案例教学模式创新之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提高研究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探究社会现象与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凸显“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本书旨在通过记述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亲历保密工作及其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挖掘保密工作历史资源,提炼保密工作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一方面,从“毛泽东注重保密工作”入手,进一步丰富老一辈革命家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思想生平研究;另一方面,以梳理毛泽东同志如何做好保密工作为契机,认真总结保密工作经验做法,不断拓展保密工作研究领域。
马克思人的类本质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基础概念。类是人对自然与自身客观普遍性的概括。人的类本质则是人以普遍性为对象的对象性本质。人的类本质不是精神性、意识性的,也不是纯粹的抽象物,而是一种能够将现实性与抽象性结合起来的具体普遍性的概念,是马克思用唯物辩证法对抽象本质论的改造。人既在意识中也在实践中以普遍性为对象,并通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撰的《毛泽东年谱》,共9卷,437万字,是在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撰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毛泽东年谱(1949-1976)》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毛泽东年谱》是一部记述毛泽东从1893年诞生到1976年逝世83年间的生平业绩和思想理论发展的编年体著作,全面翔实地记录了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一部记述毛泽东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他逝世27年间的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比较全面而充分地记录了他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过程,反映了他的思想理论和工作方法等。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20卷)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综合文献集。选稿的范围是:(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电报稿、讲话提纲、书信、批注、诗词、题词、修改的文件中加写和改写的文字等;(二)经本人审定过的讲话、报告、谈话记录和新闻稿等;(三)非本人起草但经本人审定并用本人名义发出的其他文稿。未经本人审定的讲话和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