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讲诗经》涵盖了诗经研究史、诗经研究方法、诗经的艺术性等多方面内容,显示出一个具有深厚国学积淀和系统西学思想素养的年轻学者的学术眼光。本书涉及《诗经》相关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放在今天的《诗经》研究著作中也并不过时,堪称《诗经》讲义类著作的经典。
北宋仁宗词坛是宋词繁荣之肇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词的独特魅力向来与唐诗并举,各极其美,各臻其盛,宋词已经成为宋代这一历史时期文学上有成就的代表。仁宗词坛是宋词繁盛的肇端,在仁宗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词也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仁宗词坛既有继承的一面,也有发展的一面,本书约二十万字,分六章展开论述,结合多
本书专以文学为范畴,探讨佛教对中国小说之影响。作者针对于此,透过翻译之佛典,就佛教思想、佛教故事以及佛经写作形式各方面,寻求其间相关之脉络迹象,而予以比较与探讨。
叶嘉莹一本谈诗的书,随处可见作者细密的诗情与诗心,对诗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会。诗歌*重要的,是感发生命之本质,而不仅仅是其中的知识和文字。对诗歌的评赏,当以其所传达之感发生命的浅深薄厚为标准,评论者则当于知性与感性的结合中,以引发读者达致生生不已的感动为要务。
《蒙古史诗美学研究(蒙古文版)》描述史诗英雄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理想性与幻想性中隐含的真实性和抽象性、理想主义审美观念中隐含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对立的审美文化现象。经过本课题研究,力求推进史诗学和美学、民间文学和审美学、民俗学和文化美学、宗教学和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和伦理学多学科相结合进行研究的史诗美学理论创新。
本书精选古今对联约1400副,分类编排。全书共分10个大类,每类之下酌情分为若干个小类。同类之中的对联大致据联语的字数由少到多编排。栏目设置每个条目中,先出联语,联语之下一般酌设出处、简介、注解、简析、提示栏,故事类条目中增设故事栏。联语先出联语。联语后尽量标明撰联的时间(时代或朝代)、作者。在联语的文中断句,
齐亚敏*的《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儿童文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中国当代小说中有关儿童的文化现象。主要包括五大方面:成长中的多元文化信息,如爱情的萌动与自我认知的困惑与迷茫;教育文化景观,包括承传千年的教育文化、重压下的扭曲和呐喊、新型教育的呼唤与端倪、矛盾的景观;时代文化的冲击,包括动荡年代的记忆、金钱意识的觉醒、新时代的风潮;
共精选宋词220首,每一首词的体例编排分为作者简介、原词、注释、赏析、辑评、今译6个部分,文字清丽、精炼,今译部分以现代诗形式演绎作品,是本书亮点。本书将宋词置于社会文化的审视视域,力求阐释和欣赏宋词所蕴含的人生意蕴和审美情趣。本书适合用作大学生提高古诗词鉴赏水平的教材,也可供普通读者欣赏学习。
婉约词形成于晚唐时期,兴盛于宋代,多描写相思、离别之情,细腻婉转,含蓄蕴藉。冯延巳、晏殊、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都是婉约派的代表词家,他们的词没有大江东去的豪迈雄壮,而道尽了除却天边月,没人知的旖旎心事,充盈着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绮丽风情。 本书精选了一〇七首经典婉约词,分别对其词译、注解和评析,同时,对每个词人做了
《情念李煜,心系纳兰》葬送一脉江山,换得千古绝唱的李煜,其一生留给世人*真切的隐痛。他只求于乱世中舞文弄墨,看尽世间百态,却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千千结。在风雨中飘摇,*终迎来一场断肠悲剧。另一位词作天才纳兰性德曾说: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他的一生以风雅为性命,以真心之字,诉衷情之心。他的名字被后人谨记,不是因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