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伊阙佛龛之碑”,唐贞观十五年十一月(641)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碑文记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亡母长孙皇后做功德等事迹。岑文本撰文,褚遂良正书。此碑为摩崖刻石,字体清秀端庄,宽博古质,笔力挺劲,气韵广博,是早期褚书代表作,也是现存褚书字体较大的碑刻。此本为国家
《史晨碑》阴阳分刻为两碑,学术界习惯性称为《史晨前碑》,今特沿用此名称。该碑立于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与《礼器碑》《乙瑛碑》一起,并称为孔庙三大名碑。碑阳为《鲁相史晨祀孔子庙奏铭》,东汉建宁二年(169年)三月七日刻,十七行,行三十六字,载奏请之章,是称《史晨前碑》。碑阴是同年所刻《鲁相史晨飨孔庙后碑》,十四行,行三十六字
《孔子庙堂碑》又名“鲁孔子庙碑”、“修孔子庙碑”、“封孔子庙碑”,因文中记载了封孔羡之事,故又称“封孔羡碑”。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今存山东曲阜市孔庙。此碑是曹魏时才高八斗的曹植撰文,*名书法家梁鹄书丹。此碑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等一脉相承。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七十六岁时的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所推崇。此本为杨绍和旧藏北宋拓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此碑书法结构严谨,法度森严,圆润中见秀劲,平稳处见险峻,充分体现了欧体书法的特点,是学书者必临之楷模。
《东海庙碑》是江苏境内屈指可数的几通汉碑之一。它的确切毁亡时间是宋金战争时期。顾沅旧藏《东海庙碑》拓本,民国年间先归皖中彭君,再归陈清华手中。后部分陈氏藏品流出海外,1965年,周恩来总理委派国家文物局王冶秋局长亲自负责,并派有关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鉴定、评估,一致认为这批文物价值连城,堪称文物。周总理毅然决定不惜任何代
沈度:明代著名书法家,篆隶真行皆能,明成祖朱棣曾将其赞为“我朝王羲之”。此篇小楷《心经》,书写平正圆润,一字不苟,端正而不失秀逸,谨严中蕴含灵动了,可称为不可多得的书法佳作。
本书精选了张瑞图一些较有名的书法作品,包括《草书〈千字文〉》《草书〈后赤壁赋〉》《自书诗册》《行草杜甫诗帖》《行书〈论书〉卷》等,并对原作品中的字进行适当放大并附有相应的简体译文,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参阅、理解及临习、创作,既能方便快捷地临习书法,又能够极大地提高书法临习功效,具有很强的参考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中国书法用锋汲要》较为系统地论证了中锋、逆锋、偏锋、侧锋的不同用锋方式。每种用锋的笔毫状态及产生的作用力不同,执笔、运笔、控毫的方法不同,形成的笔画特点不同。这些区别还是较为明显的,不难掌握。之后又把四种用锋方式进行了综合比较,以便建立一个用锋的清晰概念。习字者既应当对不同的用锋有个基本的辨识,又应当明了各种用锋的掺
《天生我材必有用俏色印章艺术》是北京市一级工艺美术大师茅子芳一生俏色印章设计及制作经验的总结,内容包括印章材料、雕刻工具、雕刻工艺流程、创作题材、作品设计、作品解读等,系统全面。俏色又称“巧雕”,就是利用石料上多种天然颜色、纹理、自然料形以至料中含有的杂质、砂石、砂斑等,经过巧妙构思,精心设计雕刻。俏色印章是天然与人工
著名影星赵文卓爱女亲手绘制图集,赵文卓亲手写作序言推荐;5岁女孩手绘120副图画,充满了瑰丽的幻想和天真浪漫的创意,给这个浮躁的世界带来一剂清新的风,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画册风格绚丽,色彩活泼,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独特的天真、童趣,不仅让孩子们爱不释手,也让大人们重新回忆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曾经的梦想,为一部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