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育人方式的创新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立足点,从教育自身的价值、人的发展需求、国家的培养目标等多方面来综合思考,对物型课程的概念与内涵、开发与实施及保障与评价等进行系统化、逻辑化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该书特点:1.本书以教育学、建筑学、文化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为理论基础,对物型课程的理论体系进行深度建构,理论基础扎实,
《艺术的二十二个遐想(中英对照)》是清华大学社会美育研究所所长李睦教授的美育短文集,作者李睦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英文翻译者为旅法的英国文化学者克莱尔。全书共选用了作者创作的艺术教育文章22篇,并配有李睦教授精心绘制的插画作品。全书中英对照、图文融会,寥寥数语,深入浅出,道出作者对中国美育的深刻思索,文字优雅,兴味悠
教育全球化进程中,跨文化国际交流的经历如何塑造中国职前教师,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本书基于“中加教师教育和学校教育互惠学习项目”,采取叙事探究的研究范式,长期跟踪项目的四位职前教师,综合运用深度访谈、田野调查和文档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在“三维立体生活空间”中重述他们在本国和他国个人成长及专业发展的教育叙事,剖析了互惠学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次把劳动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这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丰富发展,更是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倡导劳动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大学生作为受过良好教育,即将进入社会成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的教师心理适应性研究》是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支撑,紧扣教师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旨在引导教师以积极心态面对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全书内容包括:积极心理学认知、教师心理健康、教师角色与心理适应研究、教师情绪与心理适应研究、教师人格与心理
一刻千金萃经验,一课千经传经验。课程是载体,经验是内容,每一次萃取都是在为传承做准备,但只有好课才能让学员学完全程,只有好课才能让组织愿意持续进行内部传承。一课千经,好课都要承载各种好经验;一经千萃,每个内容都要历经多次迭代,这样才能开发出课上人人爱课后人人用的好课。期望每个读者通过本书都能学会如何做到一课千经,都可以
本书从哲学视角出发,探讨人类学习问题。作者在逐一检验富有影响力的各种当代学习理论以后,发现了这些理论共有的哲学假设:它们都从个体心智过程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学习,放弃了对学习的社会背景的关注。基于后维特根斯坦的立场,作者对浪漫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的学习理论逐一做了分析和批评,并且对语言学习、宗教学习、道德学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二版)》主要叙述20世纪以来西方主要的教育哲学流派,是国内早对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思想流派进行理论梳理的著作,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被很多高校当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经典教材。《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第二版)》对进步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流派的思想渊源、产生的时代背
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是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本书分五个章节,阐述了培育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需要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大意义,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
该书全面梳理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和时代意蕴,准确阐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要精准发力、要贯穿学校工作各环节各领域、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要在全社会形成合力等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