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藏拓本全集(汉画像卷共2册)》为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史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经幢、买地卷等;吉金类,包括钟鼎、铜镜、古钱等;陶文类,包括古砖、瓦当、砚、印等。除了鲁迅生前编订目录、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的汉画像选集外,大都没有公开面世
《夏商都邑与文化一:“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了2013年“夏商都邑考古暨纪念偃师商城发现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参会学者的论文40篇。 内容涉及学术史、夏商都邑布局与内涵、夏商文化分界、早期青铜器以及青铜文化间的交流互动等,代表了该领域研究的较高水平。
此次展出的巩义石窟寺造像拓本,是从全部拓片中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80余幅。不仅拓本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具有代表性,拓片本身的高浮雕技法也是我们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手段的创新和探索。因此,在向观众陈展这些艺术品的同时,也是从一个侧面对河南省石窟寺遗产保护研究成果进行展示。
全书共分为概述、敬和堂法帖、诒晋斋诸帖、录文、附录、后记六个部分。书中对历代著名法帖的相关问题作了细致的描述,同时还对各朝代的书法大家们如文徵明、祝枝山等作了详细的介绍。
《染缬集》通过绘图、论证,首次详细地解析了古代织物的编织、染缬等过程,并制作了实物作为例证。文中还收录了王先生有关中国古代纺织史研究的理论文章,如《中国纺织史研究的若干课题》、《中国丝绸文物出土与保护概况》等。另有染缬样品和染缬工序的详细图解,如汉代织绣品朱砂染色工艺、马王堆汉代印花工艺、骨螺染色工艺等。
元代青花瓷器的另类解读
紫砂的装饰手法十分丰富,主要有堆泥、泥绘、贴花、浮雕、施釉、加彩、绞泥、镂空、包漆、刻绘等等。如贴花的装饰大部分出观在清三代,如果民国壶上出现就要探其究竞;古壶的粉彩装饰一股采用的是矿物彩,如果是化学彩就要小心了;刻绘足清未氏圉古壶上常见的装饰技法,划绘的艺人那是有多年书画功底的,刻字、划画都有基本要求及基本规律可循,
《简帛(第九辑)》是由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计划围绕以简帛资料为主的古文字研究,先秦、秦汉出土文献整理与研究,先秦、秦汉史研究等几个方面,发表论文和动态、评介、资料性文字,以作为简帛研究的一个重要学术阵地。2013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 《简帛(第九辑)》共收录战国、秦汉简帛及其他出土文献研究
《“考古学与中原文化”研究丛书之4·登封南洼:2004-2006年田野考古报告(套装上下册)》系统地报道了郑州大学考古学系于2004—2006年在登封南洼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所获资料,包括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春秋时期、汉代、唐宋及金元诸时期文化遗存,以及各时期的植物和动物等自然遗存。其中,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基本涵
本书收录了67篇有关桂林文化研究的文章,分为考古与文物、人物述林、桂海史论、工作研究和民族民俗五部分。本书中从远古人类生活的洞穴文化到近现代桂林历史上的文化大事件,从桂林历史上的文化世家到抗战时期在桂林活动的文化名人,其内容涵盖了桂林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包括有桂林特色的宋代石刻,音乐、美术、考古、民俗和人物述林等,是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