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狭颂》携刻于东汉建宁四年(公元一七一年》,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也称《李翕颂》、《李翕碑》,由篆书题额「惠安西表」可知镌刻时称作《惠安西表》。《西狭颂》刻在甘肃省成县西峡青龙头一处凹进颇深的阴面崖壁上,上有岩石遮护,下有天险「万丈潭」(又称黄龙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南丰集》裹记录过《西狭颂
《急就章》又名《急就篇》,传为西汉元帝时命令黄门令史游编纂的一部童蒙识字书。因其首句为「急就奇觚与众异」,所以取前两字作为篇名。全文共一千三百九十四字,内容包括姓名、衣着、饮食、医药、礼乐、官事、植物、动物等各个方面,由三言、四言或七言韵文组成,朗朗上口,便于记诵。从汉至唐,《急就章》一直都是民间的主要识字启蒙读物。在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简称《大达法师玄秘塔碑》。唐裴休撰文,柳公权书并篆额,刻玉册官邵建和、邵建初兄弟二人刻字。唐会昌元年(公元八四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立碑于长安(今西安》,现藏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碑额篆字排三行,每行四字,共十二字。碑正文楷书共二
《颜勤礼碑》全称《唐故秘书省着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楷书所写的功德碑。此碑立于唐大历十四年(公元七七九年》,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碑石四面环刻,三面存书。碑阳十九行,碑阴二十行,碑左侧五行,右侧上半部分有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部分有民国宋伯鲁题跋。此
《实用篆书编补》一书共收入篆书常用字8460余,并根据一定的规则对其中452个原没有小篆的字提出了增补意见。全书按简化字编排,分别附有繁体字、别体字,并辅以注音。此外,书中收入的大部分字还收有金、甲、石、古、陶、印、帛等字体。
本书是一本具有较高水准的书法集,其精选了陈履生先生的作品200余幅、“思无穷:陈履生书法展”精美照片50余幅。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陈先生高超的艺术水准,体现了其“书己之思,写己所爱,法于其中,已在其外”的艺术领悟;也可从陈履生先生的笔端窥见其对中国传统书法气、韵、神、情的独特理解。这种气、韵、思、景、笔、墨在现代化的今天
《怀素书草书十帖》含怀素草书十帖,都是于《怀素全集》外首次影印出版。以下分而述之:《近代帖》,出自《式古堂法书》第四卷,应属海肉孤本。此丛帖是清代卞永誉辑,刘光阳刻。余唯在广州象岗山山洞库房中查到该帖,是发现千余册“容庚藏帖”的綫索,据此全部影印出版了《容庚藏帖》。《杜诗五律》,出自《壮陶阁帖》续集丑册。张伯英云:“《
怀素书《王献之传》,又称《论书帖》,出自《墨绿堂藏真》丛帖首卷。此丛帖为清代蔡世松辑,钱祝三刻。蔡世松字友石,号听涛,嘉庆十六年(一八一一)进士,官顺天府尹、太仆寺少卿。翰墨精妙,兼辑名人墨迹,遂于道光二十四年(一八四四)镑此丛帖。《王献之传》帖本,前钤“墨绿堂”等印,后附蔡世松题跋。跋曰:“停云馆刻怀素草书《千文》,
怀素书《王羲之传》,又称《论书帖》、《王右军传》,选自《秘古阁帖》第二卷。《秘古阁》丛帖,清代孙椿年辑刻,容庚《丛帖目》无载。《王羲之传》帖本,前有钤印“树干孙氏审定真迹”“孙椿年家珍藏”及“秘古阁精鉴印”等;后有三题跋。一题跋款为“杨凝式鉴定”,题诗曰:“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属浙江)人。宋宗室,入元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他博学多才,是一个在书画、篆刻、音乐、诗文等多方面都有建树的艺术全才,尤以书法著称于世,是堪与颜真卿、柳公权并肩齐名的书法家,各体兼能,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其书法学李邕而以王羲之、王献之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