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黄庄墓地Ⅱ区于2006~2007年先后经过两次发掘,共清理清代墓葬1座、西汉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30座,墓葬出土有陶、铁、青铜等质地的随葬器物。本报告就是上述两次考古发掘成果的总结,对于揭示淇县西部平原地区的汉代墓葬制度具有一定意义。
新峰墓地位于河南许昌禹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掘项目之一,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清代墓葬551座,其中505座为战国秦汉时期。本报告是对战国秦汉墓葬的报道。这批战国秦汉墓葬可分为土坑墓、砖室墓、砖石混筑墓三大类,出土各类遗物2830件(套)。墓葬分为九期15段,年代跨度从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湖北省考古发掘报告集第6号:湖北南水北调工程考古报告集(第六卷)》共收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湖北丹江口库区田野考古发掘简报14篇。丹江口库区是长江、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相互交流、碰撞、整合的重要过渡地带,考古发掘表明,这里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直到宋元明清的各时代文化遗存。
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四卷)
刘勇、罗宏武主编的《神秘的高岗——城头山遗址解读》以精简的文字、上百幅精美图片,从七个方面介绍了城头山遗址的考古发现以及古城的形成背景,旨在发掘城头山古城址的文化内涵,突出城头山的历史地位,展现城头山古城的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城头山,走进城头山。本书稿融史料性、科学性、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是一本通俗易懂、适合各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敦煌文化做了全方位的介绍,包括敦煌在东西文化交流中特殊的地理位置、辉煌灿烂的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宏伟瑰丽的壁画、包罗万象的遗书等,叙述了敦煌学在近代遭受的劫难,以及近代以来中国学者为复兴敦煌学所付出的辛勤努力等。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中华文化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而内涵博大精深的传统优良文化,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
《呼伦贝尔民族文物考古大系:扎赉诺尔区卷》为国家重点学科项目蒙古族探源工程的成果,以行政区划分单元,同时成卷,共10卷,主要收录各地区与蒙古族源有关的文物,此为其中一卷。主要收录扎赉诺尔地区的古代遗迹、遗物和反映该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的近现代民族文物约300件。本书主要收录了扎赉诺尔区呼伦贝尔民族的考古研究成果,书中首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