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学》是针灸推拿专业的专业骨干科目,也是一门重要的中医临床学科。本教材由全国数所中医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在总结多年推拿临床与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多方面意见而编写成书。 本书在编写上遵从中等中医药教育的特点,强调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推拿的应用价值。突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力求将系统的推拿知识实用化,使学生
本教材是根据新制定的教学大纲编写的。针灸推拿学是由针灸学和推拿学构成的,两个学科均属非药物疗法,有很多内在联系,故合并在一起。 本教材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针灸推拿的基础,介绍经络、腧穴及推拿的常用穴,根据对目前几部代表性针灸著作的统计分析,发现大约有100个左右的腧穴最为常用,所以将经穴分成常用与备用两部分,以期学
减肥瘦身,快速变身性感达人美容排毒,持久拥有白嫩美肤
《五谷治百病》阐述五谷杂粮是我们膳食的基础,坚持以谷类薯类等主食为主,对于预防各类慢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五谷治百病》从五谷的食疗功效、营养价值、食法食忌、选购储存等多方面进行介绍,针对各种常见病、慢性病提供食养建议,对不同体质的人群提供相应的养生饮食宜忌。《五谷治百病》精心挑选上百款做法简单、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的五
朱丹溪,字彦修,名震亨,婺州义(今浙江义务)人。因其故居有条美丽的小溪,名『丹溪』,学者遂尊之为『丹溪翁』或『丹溪先生』。朱丹溪深得名艮罗知悌真传,医术高明,治病往往一帖见效,故又称『朱一帖』、『朱半仙』。朱丹溪的医学贡献,远非『阳常有余,阴常不』论所能概括。他在辨证论治方面对后世的示范,从孙曼之的这本《朱丹溪医案评析
《脉经》晋·王叔和著。叔和名熙,生卒年代不详,为晋太医令。据《名医传》载:高平人(即今山东高平,邹县西南郭里集),性度沈靖,尤好著述,博通经方,精意诊处,洞识修养之道。其主要著述有《张仲景(药)方》、《脉经》等。《脉经》全书10卷,97篇,以“类例相从”的方法,对晋以前医学文献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地总结。卷一、卷二及卷
汪宏,字广庵,清咸丰、光绪时安徽歙县人,生卒不详。精研望诊,著有《望诊遵经》一书(刊行于1875年)。对中医望诊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强调望诊在诊治疾病上的重要性,主张望诊为四诊之首。认为大至身体部位、坐卧居养、四时五方、气质老少;小至手足、毫毛、爪甲、尺肤、筋骨、脐等,以及排泄物如汗、痰、大小便、月经等,均在望诊之列。
《辨症玉函》四卷,清·陈士铎著。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别号朱华子,又号莲公,自号大雅堂主人,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代约为公元1627~1707年。陈士铎是有反清思想的人,以道者自居,好游历,遍访名人,并与傅青主有密切交往,因此,在他的书中常用隐语表示与诸多人物的关系,如“吕道人岩”、“汉长沙守张机”等,读者勿以为怪。此书
李杲,字明之,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习称李东垣,金.真定人。生于公元1180年,卒于公元1251年,是金代著名的医学家。东垣生平著作颇多,《兰室秘藏》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书名《兰室秘藏》,是取《皇帝内经·素问》“藏诸灵兰之室”之意,寓含所载方论有珍藏价值。本书共3卷,21门,每门中有论、有方,內容涉及內外妇儿眼耳鼻等各科,以
曹颖甫先生宗仲景之法,以善用经方闻名于当时。本书很有代表性的反映了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注重实用,用方常出薪意。是理论联系临证不可多得的一部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