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以武汉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媒介,通过“暗香浮动——元青花四爱梅瓶特展”“花开并蒂梅韵江城——湖北省博物馆、武汉博物馆藏元青花四爱图梅瓶联展”“钟聚祥瑞郢王史话——钟祥明郢靖王墓出土文物精品展”系列展览,从展览的策划、文案设计、艺术设计等方面进行图解。
本书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编,是一部主要反映广西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研究的文集。本书设置了“文物鉴赏”“文博之窗”“文化遗产”等板块,收录博物馆建设、展览陈列、文物管理保护、文物鉴赏、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等方面的文博类科普文章17篇。各篇文章皆是作者根据广西各地博物馆馆藏,或从独具广西特色的民俗文化出发,或从史料典籍中抽丝
本书是一部考古学研究资料的影印作品。安特生1924年在西北调查时,发掘了一系列半山、马厂期陶器,巴尔姆格伦作为安特生的助手,将安特生给予的半山、马厂期陶器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于1934年出版了《半山及马厂随葬陶器》一书。该书对安特生发掘的半山、马厂期陶器进行了详细介绍,不仅是了解史前时期洮河流域彩陶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料,而
本书收录近200方散落在苏州姑苏区、吴中区、吴江区各处的碑刻,这些碑刻往往散落民间,湮没无闻。作者逐一释文。通过点校和研究,揭示历史和背后的故事,使得书写在石碑上的史诗跃然于读者眼前。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中的敦煌艺术》是现今唯一一部关于敦煌海外流失文物印度部分的正式出版物,由印度学者罗凯什·钱德拉(LokeshChandra)和聂玛拉·莎玛(NirmalaSharma)以英语编纂,新德里国家博物馆提供了约320幅图片资料,2012年由印度NiyogiBooks出版社出版,目前全球范围内也仅有这唯一个版
大冶地处鄂东南,长江中游南岸,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是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是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2022年3月,大冶市长江文物资源田野调查共调查461处文物点,其中420处为三普文物点复查,41处为新增文物点。分布在大冶市十六个区镇。包括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
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的铜鼎、方壶和圆壶,均有长篇铭文,共计1101字(含重文,但不包括圈足部位铭文)。器铭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本册内容为中山王▲圆鼎的内容,铭文四百六十九字,内有重文十字、合文二字。编撰者郝建文先生依据张守忠先生捐赠给河北博物院《战国中山三器铭文拓片》和张先生编撰的《中山王厝器文字编》书中拓片,
深汕特别合作区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由深圳市主导建设管理,是中国首个特别合作区。2021-2022年,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考古调查工作,本书就是对这次考古调查的总结和研究。全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是《赤石河流域考古调查(上)》,介绍特别合作区四镇的遗址发现情况;第二册是《赤石河流域考古调查(下)》,介绍
“商周十供”是清乾隆时期朝廷颁赐给孔府,用来祭祀孔子的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商周十供”古朴典雅,异常精美,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是清王朝推崇孔子及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本书为平装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这十件青铜珍品,是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的重要精神产品,和《圣迹图》《孔庙》等同为2024中国(曲阜)国际
“商周十供”是清乾隆时期朝廷颁赐给孔府,用来祭祀孔子的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商周十供”古朴典雅,异常精美,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是清王朝推崇孔子及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本书为精装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这十件青铜珍品,是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的重要精神产品,和《圣迹图》《孔庙》等同为2024中国(曲阜)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