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晚唐皮陆诗派的文学创作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对皮陆诗派的生平事迹、文学思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松陵唱和、风格异同、后世接受与影响等予以了审视,尤其重视作品艺术研究。
马玮主编的《李商隐诗歌赏析》选取了唐代诗人李商隐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代表性诗歌80首,逐篇进行了赏析,提供了诗歌原文、诗人小传、注释、题解、赏析等内容。对难懂或生僻字词进行注释,从诗歌类别、创作背景、人际关系等进行解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每首诗进行赏析,完全满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读者的欣赏需求。
马玮主编的《柳永词赏析》选取了宋代词人柳永不同时期不同特色的代表性词作80首,逐篇进行赏析,提供了词作原文、词人小传、注释、题解、赏析等内容。对难懂或生僻字词进行注释,从词的类别、创作背景、人际关系等进行解题,以简明通俗的语言对每首词进行赏析,完全满足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读者的欣赏需求。
修辞性语境差是当代小说语境的重要特征,是基于语境视角解读小说语言的关键。所谓修辞性语境差,指在同一交际界域,语境因素间呈现颠覆状态,却具有美学价值的修辞现象。本书以修辞性语境差为视域,全面考察当代小说语言的语境特色,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修辞性语境差理论。同时,还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为重点目标做个案评价,从语境视角
上海辞书出版社在1989年版《新诗鉴赏辞典》的基础上于2013年出版《新诗鉴赏辞典》重编本,是我社"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系列"之一种。一方面增补了30年来涌现的新人新作,另一方面对之前收录的诗人诗作进行了精选。《新诗鉴赏辞典》(新一版)则以重编本为基础,增补了一批有影响力的诗人和诗作,对原书收录的诗人和诗作也作了精选调整,
本书以中国近代小说的主要流派为研究对象,包括谴责小说、公案小说、侠义小说、旧派武侠小说、言情小说、侦探小说、科学小说、翻新小说、历史小说等。通过文本细读,对其文本内蕴、叙事特征、文化内涵、民族国家想象、人物存在状态等展开阐释,以求得出客观、科学的结论。全书分为六章,绪论概述近代小说流派及研究现状,第一章论述晚清谴责小说
1980-2010年代是中国儿童文学迅速成长和发展的三十年,这一时期儿童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丰富和成熟,并在创作思想上发生了巨大的观念性转变。本书将对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的考察放在了1980-2010年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以儿童文学童年叙事的不同发展阶段为线索,以不同阶段作家的精神视野和作家对儿童主体的建构以及
路翎是现代著名作家,七月派成员之一,其创作从四十年代延续到“十七年”、新时期。本书研究的立足点既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进行全景式的“扫描”和阐述,也不是对路翎小说创作中已经得到充分重视和研究的问题的重复论述,而是尝试突破流派的窠臼,从整体性考察和阶段性比照两个维度,挖掘路翎小说中被“遮蔽”或尚未论述充分的作品和艺术特质,力
中国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建构、左翼革命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书以1898—1949年为历史跨度,以中国现代革命女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现代女性革命话语的变化历程,从宏观把握和个案分析并重的角度论述“性别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时空而呈现的不同表征与特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独特“中国特
建国之后的汉语规范化运动影响到十七年长篇小说的生成流变、文体特征及诗学问题。本书采用文学与语言学、社会学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在史料整理、历史阐释和文本解读的立体框架中,对汉语规范化与十七年长篇小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整体深入研究,从语言入手去考察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的内在根源,通过对汉语规范化运动在十七年长篇小说生成演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