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男,研究员,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原院长,现任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技委主任。曾入选首批中核集团111和国防科工委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防科工委第一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四项、中国核工业总公司部级科技进步一等
本书结合了密封行业技术积累和最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成果,从多个维度全面深入地探讨了静密封技术的核心内容,书中详细阐述了密封技术的研发过程、试验、鉴定方法,以及材料的选择与设计原则,同时对结构设计与优化策略,数字化模拟,密封标准质量控制,失效分析,安装以及核动力设备对密封的特殊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解析。介绍了相关重要应用案
本书为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之一。本书聚焦极具发展潜力的第四代核能系统候选堆型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的基本原理和工程技术。以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为代表的铅基快堆是目前国际上的主流发展堆型,本书介绍了与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相关的反应堆物理、热工安全、燃料材料、系统设备、源项屏蔽以及设计规范等内容。此外,本书对该堆型的技术特点、发展
本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反应堆热工水力计算的两相流基本模型、两相流型、空泡份额、两相压降、流动不稳定性、临界流和压力波传播、池内沸腾、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冷凝和核反应堆两相流动换热试验测量原理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第1章介绍两相流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宏观物理量。第2-5章主要介绍两相流动分析的基本模型,两相流型、空泡份
本书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国家标准、技术导则为依据,在总结江苏省核事故应急演习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和吸纳国家和其他省份核事故应急演习的做法和经验,兼顾核应急场内外联合演习、场内核应急综合演习和其他类型核事故应急演习的需要,着重从操作层面阐述了组织和实施核事故应急演习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全书从演习准备、演
气瓶作为移动式压力容器,已经广泛地使用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据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在用气瓶约2.88亿只),其安全运行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健康发展。同时随着我国气瓶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气瓶制造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我国已经由20世纪的气瓶进口大国转变为气瓶制造大国。气瓶产业的发展、安全状
本书为先进核反应堆技术丛书之一,全面介绍了多用途研究堆(下称研究堆)的前期研究、设计、建造、运行(应用)和退役全寿期的主要知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概要介绍了研究堆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重点介绍了具有反中子阱原理游泳池式研究堆的总体、物理、热工水力、控制保护和安全分析等内容,特别介绍了该类堆工程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堆芯装
本书聚焦核能,并运用话语理论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人民日报》于1949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相关报道为依据,纵贯式地再现了核能的媒介话语变迁,向读者展示了国之重器的形塑过程。本书将核能的媒介话语分阶段呈现,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五大阶段,以此为依据讨论了核能媒介话语的流变、特性与语言,以及核能话语变迁中的科技、媒介与国家
放射性,它如影随形,你根本无法躲的开。即便你手中捧着的书籍,也携带着微弱的放射性。然而,真正的风险远不止于此。放射性,实际上是那些不安分的原子核在寻求稳定的过程中,释放出的辐射能量,这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过程。这一神秘而强大的过程,在科学、医学、工业和能源等多个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供了无数令人惊叹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