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绘画分属不同的艺术类别,两者常相提并论。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诗画关系密切,东汉以来,画家取诗歌为题材而作诗意画,唐代以后,题画诗蔚然成风,后自宋徽宗赵佶始,又题诗于画。经过历代的发展积累,融诗书画于一体的文人画在元代成熟,成为明清画坛的主流。中国诗画关系倾向于融合,西方诗画却侧重于区分界限,自20世纪初莱辛的诗画异
《唐诗审美》从美学、社会学、文学、风俗学、历史学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论述了唐诗的美妙绝伦,诗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各具特色的性格和创作风格,唐诗的美学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使我们通过唐诗认识唐代社会及后来的社会及当今社会。对提高我们的鉴赏水平、文化水平都有帮助,即使对我们写作名篇、名诗鉴赏的千字文,也有
本书主体为《笠翁对韵》《声律启蒙》各韵部选篇合集,兼收二者所长,意象丰富,文采斐然,将汉语的音韵之美、对偶之精以范例的形式直接呈献给孩子,内容涵盖草木鱼虫、天文地理、文史典故、神话传说等诸多方面,辅以故事链接、译文、注解,在帮助孩子理解文意的同时,完成文学的熏陶、知识的积累和品行的提升。
唐代是一个群星璀璨的伟大时代。本书通过52位唐代诗人的一人一诗,联成一部雄浑壮丽的唐诗简史。在书中,郦波带你去读52位唐代诗人的浮沉命运。遇见发愁的李白,和他一起登上金陵的凤凰台;品尝王翰的葡萄美酒,在盛唐刚健的时代风貌里体会健儿们的狂欢;跟随王维的行迹,走近安史之乱的事件现场;借用罗隐的锐利目光,在唐代市井中观察世间
本书以通俗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介绍了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楹联文化和民间的春联习俗,列举了不同场合、节令所使用的佳联范例,并请相关专家做了精彩的点评和解说,对于普通读者了解楹联文化,学习楹联的使用及写作大有裨益。本书还配有大量精美图片,装帧美观,实为广大读者馈赠请朋好友之佳品。
《悖立与整合:中西比较诗学/比较文学名家经典文库》是很有深度和创见的比较文学研究专著,针对中国诗学和西方诗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作者从“经”入手分析研究中国的古代诗学,又从中国哲学的源头儒家与道家方面来观察,并用“内儒外道”的概念分析中国诗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儒道的之间的悖立与整合。同时作者又从“逻各斯”入手分析西
本系列文集以年度分集出版,旨在呈现全国各项诗词活动的成果,反映当代诗词创作与研究的现状,文稿来源有三:一是第三节“聂绀弩诗词奖”的部分参评论文。二是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的部分交流论文。三十第二届中国襄阳·孟浩然田园诗词大奖赛的部分参评论文。
本书作者以甲戌本、庚辰本等古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的原文为文本,依据批书人的批语,结合红学家的研究成果,参照红学爱好者的观点和评论,分74个篇目,讲述《红楼梦》中的故事,抒发自己的读后感。
本书从周代《诗经》一直讲到晚唐“小李杜”,通过对40首经典诗歌的内容和作者创作诗歌背景的解读,延伸至诗歌背后的知识点和故事,带领读者领略这些未曾读够读透的古诗经典,从而感受诗歌所蕴涵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
《红楼梦》中的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曹雪芹这位文学大家在诗词上的高深造诣。内容包括: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庆寿辰宁府排家宴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