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词学大家俞陛云的词学代表作之一。共收北宋词三十五家,共计词作二百八十一首,基本涵盖了北宋时期的重要词人、词作。凡能反映社会生活、表现时代精神,同时又具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基本上都已选入;对所选词篇作了必要的诠释,于阐明词意、分析艺术、评论词风、辨证歧说诸方面颇见功力,有不少独到见解。书中对所选各词,不但附加
《读唐诗学写作》是一本高品质的唐诗赏析书,也是一本能教会我们如何写文章、如何写好作文的书。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多读唐诗,不但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能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和文化底蕴,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底蕴深厚了,文气自然充沛,写起文章来自然游刃有余。
不读《水浒传》,不懂中国人。鲍鹏山解读水浒,讲人和人性,在本书中,以58篇文章串联起整部《水浒》,通过细节讲述108位水浒英雄的性格、气质,以及背后的命运,辨明是非,区分善恶,展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精神和阳刚气质。鲍鹏山正面品水浒,字里行间有着对人生的感悟,鲍鹏山解读《水浒》,青少年可读。
本书以语义学家拉斯金和阿塔多的幽默语义脚本理论和言语幽默的一般理论作为切入点,以经典喜剧文本为对象,建构了以认知为理论基础,以喜剧性为聚焦的喜剧文本分析模式。本书致力于构筑喜剧性各元素的层级关系,将喜剧性建构分为两个基本的层次:认知基础与伦理价值判断。认知为喜剧性的基础,“错位”和“映射”为基本结构。喜剧性的另一个重要
本书为王立群品读经典诗词系列的第二本,收录唐宋诗词30余首,多为婉约抒怀之作,侧重从词人个人境遇与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入手,赏读唐宋词细腻、含蓄、温柔之美。全书体例为经典诗词 鉴赏美辞玉屑栏目,美辞玉屑栏目为与诗词相关的词人生平逸事、名家词评及相关词作链接等。
本书以1972年至1977年公开发表的小说为整理、研究对象,强调整理小说篇目、校对发表时间及版本、考察作者身份、划分小说题材等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主张依靠*手材料接近文学现场、考察历史细节,从而将对七十年代文学的研究引向微观研究。全书分上、下编:上编对七十年代文学的研究意义与方法进行讨论,依据大量史料细述关于七十年代小说
昌耀是当代一位颇具诗歌个性的诗人,也是被诗歌界广泛认可的一位大诗人。《昌耀论》从诗歌创作的层面对昌耀及其作品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解析,旨在探寻昌耀宏大的诗歌文本之后的人生,对西部诗人昌耀苦寒的一生以及生命中的波澜,及他在种种境遇下进行的创作做了一个整体上的梳理。
《封神演义》是一部神话小说,更是一部披着神话外衣的现实巨著。兴周灭商之战,看似人间王朝的更替战争,实际上是以老子、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与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仙家争雄。阐截斗争的背后,更有鸿钧老祖的仙界布局。仙与仙之间、仙与人之间、商与周之间,利益纠葛,共组三界迷局。姜子牙金台拜将,开启灭商之战。截教通天教主亲自发动诛仙
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的美誉。《唐诗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