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学生中外名著系列丛书--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本书以娓娓道来讲故事的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精神特质,透过文字中的故事、文化中的故事、实践中的故事,生动阐发6句话的丰富内涵,希望籍此讲清楚中
六分仪,又叫纪限仪,主要用来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康熙十二年(1673),时任钦天监监正、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铸造,陈设于京城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它连同其他4件天文仪器被德军劫至柏林。直到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败的德
中国文化史观
本书以读书笔记的形式经略贯穿了从三皇五帝至隋末的历史,并融入中国传统哲学的解读。主要内容撰写以《纲鉴易知录》为纲纪,以《资治通鉴》为辅助,而诸多人物生平、家族兴衰等历史细节又参阅《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正史。全书重在品察个人安身立命与家国兴衰之理。
为历史上从未中断过的轴心文明,在历史的延长线上,中华文明的历史画卷不是静止的,而是向前涌动发展的,中华文明是一个在路上的过程,在不同时代续写着崭新的思想篇章。胸怀天下、四海为家,这是中国古代先贤的理想与抱负,也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的浪漫愿景,它代表着中国思想的开放心灵和自信胸襟。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求我们在天人关系与
《国际汉学译丛》是《国际汉学》刊物的姊妹刊,来稿原本全部是投给《国际汉学》杂志的稿件。国际汉学类的译文一直是国际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国际汉学译丛》第4辑收录作品包括:《天子之孝》《论近世中国文人之治史》《17-18世纪在中国的欧洲耶稣会士和中文书籍》《龙华民及其》《早期中国笑修辞与实
图书名称:新世纪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中国文化简明教程(日语版) 条形码:9787544681414 作者:钱晓波,徐曙,(日)林工,编著 本书是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国别与区域研究方向用教材,旨在帮助学习者掌握用日语讲好、讲透、讲全中国故事的能力。学习者将在日语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进一步提高语言能力,厚植家国情
本书是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教材。本书根据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立德树人与文化传承并重的编写理念。本书内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发展历程与基本精神,以及古代哲学、教育、文学、科技、艺术与生活方式等知
本书是一本介绍明清历史的普及读物。五百余年间,中国经历了由明至清的朝代更迭。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秩序稳定,文学、艺术、建筑、科技、医学等均有显著成就,尤其是康乾盛世更是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本书以断代划分,为读者系统介绍从明朝建立到清王朝灭亡的历史,精选了五百余年间历史长河里典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