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借用英语这一载体,梳理中国文化的基本常识和精髓,让学生在有限的学时中完成多样化的课堂互动学习活动,学会用英文表达一些基本的中国文化常识。这不仅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而且有助于他们将来“走出去”所要进行的跨文化交流。鉴于此,这本大学英语语言文化类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大学
《国际汉学(第21辑)》值得介绍的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是“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专栏”。做西方汉学研究,传教士汉学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研究阶段,不仅仅在于,正是这一时期这些来华的传教士奠基了欧洲汉学的基础,更重要的在于,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这些传教士来往予中国和欧洲之间,他们在传播福音的同时开
《中国通史故事》是一部有200万字的历史故事长卷。内容从远古和原始社会开始,一直讲述到20世纪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99年,把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概貌展示在读者面前。565个故事,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间生活等各个方面,多角度反映了社会面貌,内容丰富多彩,富于变化。 《中国通史故
本书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民俗等领域。
在渊源流长的五千年中国历史长河中,存在着扑朔迷离的众多的历史未解之谜。每个谜题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震动古今的重大历史事件。本书通过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将青少年感兴趣的中国历史疑点与谜题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引领青少年拨开历史重重迷雾,领略精彩玄妙的、未知的灿烂中国文明之旅。 本书语言通俗易懂,作为普及读物非
《中古时代·隋唐时期》论述了隋开皇元年(581年)至唐哀帝天祜四年(907年)的历史。这是中国中古时代封建社会发展时期后期的历史。公元581年,总揽北周军政大权的杨坚迫使周静帝宇文阐(即宇文衍)让位,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二百七十余年的分裂局面。隋自公元581年建立,到61
21世纪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推荐课程系列教材:中国文化导论(第2版)》根据通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深入浅出地概述了儒、道、墨、法、兵诸家以及佛教、道教的内容,再由作为民族性格、民族心理之根底的观念文化,拓展到器物文化。在保持传统文化原生状态的同时又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由史而论,以论
《探索历史之谜》由CCTV《走近科学》编,为“教科文行动”系列之一。全书内容包括:发现红山文化、古颅悬疑、发现周原、丢失了的鱼国、古滇国揭秘、修复《四神云气图》、建于2000年前的高速公路、巨墓迷踪、探秘始皇陵等。
《中国史话: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包括:发现“北京人”;黄河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长江流域:与黄河文明星斗争辉;遐迩一体,率宾归王;中华文明的启航:公元前2070年;古蜀人来自何方;妇好墓的发现与发掘等。《中国史话:寻找失落的历史年表》适合广大历史爱好者阅读。
20世纪50年代中期,十四五岁的我喜读鲁迅作品,尤钟情于鲁迅杂文。那时家中有毛边本《坟》、《热风》、《华盖集》、《准风月谈》、《二心集》、《三闲集》、《且介亭杂文》等,常常随携阅览,竟至如醉如痴。大约在1957年春天,邻居关先生(一位中专语文老师,无子女)一次见我这个初三学生在读《准风月谈》,他观赏书本后叹曰:&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