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除了涵盖有四诊“望、闻、问、切”的经验法则之外,还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架构上,阐述了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和脏腑辨证等理论,并且于每章节之后都附有医案。
饮食是身体健康的基础,吃对吃好对现代人来说尤其重要。本书为您介绍常见食物的营养功效、人群宜忌、搭配宜忌、烹调宜忌,并结合中医养生知识,为您介绍一日三餐该如何吃、24节气的饮食宜忌、不同体质者的饮食宜忌及多种慢性病的饮食宜忌等,让您吃得更加健康、科学、合理。
本书整理收录症术语2069条,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皮肤、骨伤等科症状、体征,以自觉症状、舌脉、言语、声音、气味、二便、排泄物、男女生殖症状、形体(头面、五官、颈项、肩背、腰、胸腹、四肢等)分类。为方便查找,在书末附有词条检索。可对临床医师合理、准确使用症状术语提供帮助,同时也可供中医科学研究和学生学习参考。
本书系清代名医张乃修原著,由其门人吴玉纯(文涵)等收集整理编次而成成书于清光绪23年(公元1897年),初刻于1918年。张乃修(1844~1905年),字聿青,号且休馆主,江苏无锡人,晚清著名中医学家。《张聿青医案赏析》基本上选用《张聿青医案》记载了张聿青临床诊治的医案一千一百余则,也按先外感,次内伤,次杂病,依次编
丁甘仁(1865~1926年),名泽周,江苏省武进县孟河镇(今常州)人,近代著名医家,“孟河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本书收集了丁甘仁先生临证医案400余首,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医案。在医案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对每一案例进行了精彩的分析点评,包括辨证分析要点、用药特点等。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是中医临床医生提高
陈莲舫(1837~1914),上海市青浦县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中医学家,集世医、儒医、御医于一身,曾有“国手”之誉。本书以《陈莲舫先生医案》为蓝本,对其医案进行赏析。用通俗易懂、简洁明了的语言,分析陈氏的辨证思路、组方原则、用药特点以及配伍技巧,以启迪后学。
本书综合了最新的食物营养研究成果及传统的中医治疗理论,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提供整套个人营养方案所需的食物。在详尽地阐述各类食物营养保健功能的同时,提出有利于健康的忠告。
针刀医学由诞生到向全国推广普及的30余年里,在慢性颈肩腰腿痛的诊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内外妇科杂病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可谓独树一帜。但是,临床中也有很多问题仍困扰着后学者,阻碍他们对针刀的学习和提高。作者针对从事针刀临床的医务工作者在学习和临床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针刀医学临床问题解析》共分十二章,对
周安方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老师。周安方编著的《中医症状辨治心悟》总结介绍了周安方教授辨证论治杂病的临床经验,内容包括8章42个临床常见症状,其中31个症状尚未列入高校规划教材,在每个症状的定义、概述之后,列有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辨治心悟,基本反映了周安方教授
《<本草纲目>对症食疗速查》在秉承《本草纲目》的基础上,将药膳同病症相结合,从养颜美体、日常保健、奉养五脏、搭配宜忌及治疗疾病等多角度进行了详尽的诠释和延伸。书中的药膳取材广泛,易于普及,可在家自制,做法简便,一看就会。希望《<本草纲目>对症食疗速查》能成为您居家保健、对症食疗不可缺少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