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书家赵之谦将魏书刚颈雄浑的书风与灵动多姿的行草书法艺术熔为一体,独树一帜,开启清代行书之新风。其传世行书颇多,现藏于日本国的《行书梅花盦诗四屏》,便是其中一件佳作。赵之谦书写的梅花盦诗,系元代名人吴镇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和一首七言绝句。这件行书四屏,每屏纵一百五十厘米,横五十厘米,四屏总计一百二十五字。有方家评说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有黄庭坚书《王长者墓志铭》和《宋故沪南诗老史翊正墓志铭》两件墨迹。《王长者墓志铭》纵三十点三厘米,横七十八点五厘米。《宋故沪南诗老史诩正墓志铭》纵三十三点五厘米,横六十五点三厘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其尺牍《致云夫七弟》和《致立之承奉》,以及《苦笋赋》《山预帖》《花气诗帖》等五件墨迹。《致云夫
《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五〇九年)正月,刻于陕西汉中石门东壁。此摩崖高一百八十厘米,宽二百二十五厘米,王远书丹,武阿仁刻字。铭文正书,二十八行,满行二十二字,记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重开褒斜道事迹。上世纪中叶,因兴修水利,此摩崖被移至汉中博物馆。此铭书法超脱,系北魏碑志中之杰作。清代,康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多种宋代著名书家苏轼的珍迹。如《归去来兮辞》,纵三十二厘米,横一百八十厘米。《书杜工部槿木诗卷》,纵二十五点八厘米,横八十点三厘米。《渡海帖》,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四十点二厘米。《获见帖》,纵二十七点七厘米,横三十八点四厘米。《江上帖》,纵三十点五厘米,横二十四厘米。《次辩才韵诗帖》,纵二十九点八
日本春敬记念书道文库藏有一卷墨迹,卷后题款:庚寅冬月,录旧作七律四十首,为子陶弟览。时在龟龙馆,漏下三鼓。兄铎。此卷前钤鉏经堂印和段晴川印朱印两方。卷后钤春湖珍赏鉏经堂书画印段氏春湖珍藏之印等。由此观之,此作曾经清末著名书画鉴赏家段春湖收藏。此外,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王铎草书《秋日西山上等六首》手卷,亦曾为段春湖珍藏。本
唐碑《集字圣教序》,亦称七佛圣教序。被人们誉为书中龙象的《集字圣教序》,至今留存的宋拓本鲜少。据方家介绍:二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文物局长王冶秋先生曾把自己购于北京文物商店的一件南宋拓《集字圣教序》,转捐给当时的陕西省博物馆。此本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这件拓本,前有董其昌题记,帖后有清代大收藏家郭尚先题跋。拓本为淡黄麻纸,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王绎草书五言律诗五首的册页。此册页书心纵二十八点三厘米,横三十六厘米。书家题款云:崇祯皇帝十六载,寓孟庄山志园。灯下书狂作数首,公度郑词丈正之。孟津王铎,年五十二岁笔。此册页钤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鉴藏印,《故宫书画录卷三元明书翰第六十册》记载。编者将王铎的这件传世精品佳作重新拼接,放大印
一九七三年五月,在天津武清兵高村出土一通汉碑。此碑便是著名的《鲜于璜碑》,又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其碑呈圭形,高二百四十二厘米,宽八十三厘米。碑阳、碑阴两面刻字,碑阳十六行、行三十五字,碑阴十五行,行二十五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立以来发现的较完整汉碑,现藏于天津博物馆。有方家评说:此碑字体结构谨严、浑朴苍劲,含
在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绢地墨迹,首署竹山连句题潘书,光禄大夫行湖州刺史鲁郡公颜真卿叙并书。末题识会大历九年春三月。此册便是著名的《颜真卿书竹山堂连句》。据《碑帖叙录》记载:唐大历九年,颜真卿在湖州任刺史,曾携李萼、陆羽等人游潘氏竹山书院,乘兴与众人吟诗联句,并由其亲自书写。其时,颜氏六十六岁,书风遒劲雄逸,与《自书告身
明代泰昌元年,董其昌临《张旭古诗四帖》中的三首诗篇,时年书家六十有六。这件草书临作曾为丹徒人陈长吉秘藏,上钤董其昌印玄赏斋丹徒陈长吉字石逸印逸庐石逸秘藏诸印。手卷高二十五点五厘米,横二百九十四点五厘米。后来,此作流入日本,为私家收藏。有方家评说,董氏这件传世之作,以劲挺之笔书之,爽朗痛快,尽出其本色而无与原本一相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