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拼音(基础知识、发音练习)、汉字(基础知识、汉字分类)、中华文化经典(古文、古诗词、传统节日)、课文(对话、短文)。
国别语言规划研究是指基于特定国家语言规划观、语言规划史、具体语言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实践而进行的相关研究。相关研究有助于与其他国家横向对比,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拓展语言规划理念,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因而成为中国语言战略的一个重要研究话题。然而迄今为止,日本语言规划理念、历史及各种语言政策的影响、利弊尚未得到充足研究,本书
本书系统收集、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共构拟汉语语法化路径416条,路径构拟遵循最小路径原则。每条路径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来源和目标例句,尽量选择最早期的例证。第二部分是路径分析和说明,探讨语法化路径的句法和语义动因、演变机制,分析已有研究的得失,并尝试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探讨汉语相关语法化路径的地位。本书有助于归纳、总结
《汉语国际教育学报》由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主办,反映各国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在汉语国际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汉语国际教育发展战略、汉语教学、汉外对比与跨语言、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孔子学院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汉语广义遭受结构研究》以广义遭受句式(以王冕死了父亲句式为代表)的论辩为切入点,尝试新理论,发掘新语料,努力推进对这类句式的解释。在理论引进方面,《汉语广义遭受结构研究》先后尝试了CP分裂假说(第三章)、韵律语法思想(第五章)、非宾格理论(第六章);语料方面亦是多有发掘,不仅增加了非作格动词带宾语现象的实例,还扩展到
并立复合构式是指汉语中一系列形式并列、语义并重的格式,对其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的类型学特征,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书稿首次对并立式复合构式进行整合研究,将其语法意义归纳为调量、交替和强调三类,以调量为主,并指出其与量范畴的密切关系。书稿动态揭示了并立复合构式的语用、篇章特点,探讨了并立式复合构式的语义整体性、主观性以
为客观、真实地记录中国2019年的语情状况,本书精选当年与国家、社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语情信息,以新闻概要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和社会万象,以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为相关学术研究和国家有关政策的制订提供参考。
本辑共有10篇论文,即《在现实与理念之下——在日汉语教学反思》《单双音节对应词的差异及释义问题》《疑问词语的主客观分工及其带来的句法后果》《论“是……的”句与判断句的句法平行性——兼释相关偏误及教学》《汉语“被”字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词汇准确性变化规律研究》《英美、日韩考生HSK5级“规定词书写”题
MBA、MEM、MPAcc、MPA、MTA、EMBA等管理类联考与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写作历年真题精讲
本书选择汉语方言完成体标记为跨方言比较的对象。在跨方言比较过程中,尽可能全面收集当前汉语方言语法调查一手资料,以语义范畴为主体视角,灵活运用“两个三角”语法理论的核心思想,重视从方言自身的系统性表现来审视完成体标记成分的性质。通过综观概貌和微观透视,全面考察了汉语各地方言完成体标记成分的总体类型、形义匹配特征、共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