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集易砚文化之大成,从易砚发展史、地质构造与演变、资源分布、材质特性及鉴别、雕刻工艺及制作特点、收藏与保养、古今名人评述、作品赏析诸方面都做了细致精到、不厌其烦的介绍,文图并茂,言词清丽,不失为一本易砚文化的教科书和“讲解员”,是意欲了解易砚和易砚文化的权威理想读物。
甲骨文读本(上中下)
本书内容包括:库木吐喇石窟壁画概述、本次修复壁画原始洞窟分布及内容研究、已揭取壁画保存现状调查与评估、壁画保存环境、壁画制作工艺和材料分析研究、壁画病害原因分析、修复试验、修复方案设计、壁画修复、施工安全措施、保护修复档案建设、预防性保护建议、总结。作者对135幅库木吐喇石窟已揭取壁画所涉及的8个洞窟的历史信息及研究进
中国古代青铜器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代表着中国4000多年青铜发展的高超技术与文化。吴克敬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青铜器研究者,他饱含对青铜器的深厚感情和研究热情,记述了小臣艅犀尊、四羊方尊、皿天全方罍、后母戊方鼎等二十余尊青铜器不为人知的故事。他对青铜的触摸,让我们豁然看见青铜器背后的那一段段厚重历史。
《仰韶文化》是一本面向大众的通俗读物,书中以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什么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村落和建筑、生产活动、手工业的发展、文化艺术和墓葬习俗等内容。该书的写作是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考古学资料,但现在看来仍是一本严谨、详细、全面介绍仰韶文化的读物。
孟庙孟府孟林碑刻集
《现代系统论与世界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是一本关于史前文化分期的学术论文集, 通过对考古遗址、考古文物以及考古文献的比较发现和深入思考,在修正史前史三分期体系木-石复合工具体系、火技术陶-铜体系(火技术与陶冶体系)、木-铁体系的框架下着重讨论火技术与陶冶体系,详细阐述了火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制陶冶铁业的推动和促进,同
本书是福建省文物局、福建省文物鉴定中心举全省文博系统之力,从各博物馆、革命纪念馆精选历年收获的革命历史文物七百余件汇编而成。这些文物大多为*次公布发表,有许多是难得一见的珍品,用独特的文物语言,以中国共产党在福建成立前后及其发展壮大的历史为线索,清晰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各个阶段的组织建设、军事建设,以及在创建革命根据地方
琅嬛,是神话中天帝的藏书之所。现实中的书斋文房,是古人重要的活动场所。《琅嬛琐屑:中国古代文房趣尚》以随笔形式叙说古人书斋文房清玩及其他的文士生活用品,如笔架、墨盒、砚田、考篮、藏书印、心字香、银蒜、竹夫人等共二十余篇。侧重阐述它们在文人士子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状况和工艺发展,结合古典诗文、小说中的相关场景,展示古人尤其是
洪武官窑不仅聚集了当时的熟练工匠,而且还垄断了优质的制瓷原料。当时烧制瓷器重要的原料高岭土,被朝廷宣布为官土。明代所称官土与元代所称御土一样为朝廷所垄断,民间不得开采。当时民窑只能开采所谓假土制作瓷器。官窑烧制青花瓷所需的青料,是由督陶官奏发工部,行江西布政司贮库时给之,这类昂贵的上等青料,官方严格控制,民窑不易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