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尘(1908-1994),剧作家。抗战时期任教于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等。建国后历任上海文联秘书长、《人民文学》副主任、南京大学教授等。创作话剧剧本《禁止小便》、《结婚进行曲》、《升官图》,电影剧本《乌鸦与麻雀》等五十余部。他主持建立了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这是国内第一个戏剧学专业博士点,培养了许多戏剧人士。陈白尘对于
一部有格调的春秋战国心灵史。一部追溯中国人精神源头的历史读本。春秋战国是中华民族的青春期。那个时代的人,有一股生命的元气,耿介率直,个性张扬。本书在梳理《史记》《左传》《战国策》《国语》等典籍的基础上,从诸子、君道、政事、战争、世相、义士等角度入手,以轻松好读兼具思辨性的文字,讲述那个青春中国特别的人与事,发现真正的中
为收集、整理、保存、宣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进典型人物的事迹,同时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先进人物教育,上海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活动中心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合作,组织历史学系40名大学生对在上海各干休所的优秀军休干部开展口述访谈,第一批已完成20人的访谈与文稿整理工作,拟结集出版。这20人均有一等军功,其中有
董健,南京大学原副校长、我国著名戏剧学家、文学史家、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资深教授。本书稿精选了四五十篇学术论文,从多方面展现了多位学者对董健先生的学术研究、戏剧教学、为人处世的深入分析,比如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戏剧教育观与戏剧意识研究、戏剧理论与戏剧美学、对于董健先生其他文体创作的研究等,对深入、全面、
阮啸仙书信史话
海洋先驱——唐世凤
本书收录了1954年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朱梅馥写给两个儿子的家信。
本书为记述高如松一生的人物传记。高如松生于1905年,本书从高如松青少年写起,中学时代他就开始积极参与爱国运动。1926年,高如松被派到河北省襄阳市谷城县盛家康一带进行爱国活动。行动失败后,高如松从武镇赶往上海寻找党组织。后来高如松被推荐到延安学习,后又被组织安排到热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高如松任襄阳专署首任专员等职务
本书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围绕清朝名将薛文潮展开,讲述了薛文潮的生平事迹。薛文潮(1753—1788年),字长纲,号飞澄,又号名世,屏南旧县治双溪人。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县学武庠第二名;四十四年(1779年),中武举人;四十九年(1784年),选补驻京省塘;五十一年(1786年),署宁德汛千总;五十二年(178
本作品为贺友直先生自己画自己的传记小册子,以精道的笔触,充满风情的笔调,诙谐地将自己而立之年前的人生经历叙述出来。正如他个人所说:“我是个匠人,是靠手艺吃饭的匠人。”贺先生一生醉心于连环画创作,在一方小小天地里恣意挥酒,其创作的《山乡巨变》《李双双》等均为艺术精品,其中《山乡巨变》可谓中国连环画发展史上绕不过去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