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涵盖规划项目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法律体系、标准体系、技术方法和典型实践案例分析等。全书共五章:章为环境评价概述,第二章为环境影响识别及环境承载力分析与实践,第三章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与实践,第四章为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实践,第五章为战略环境评价方法与实践。各章节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密切联系。本书注重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题。通过各类预报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可对痕量气体、气溶胶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城市、区域、全球尺度下的不同类型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气象、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包含宏观、微观多种过程,是当前城市及区域污染调控与治理的技术支持。
《核应急辐射监测》是中国核应急救援队理论培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辐射监测是应急响应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的是尽可能及时和详细地提供关于事故对环境及公众可能带来的辐射影响方面的测量数据,为应急决策和评价提供技术数据。本教材共分九章:第1章概述;第2章至第7章分别对陆上辐射巡测,空中辐射监测、水面辐射监测、表面污染监测、
本书介绍了著者有关安徽雾、霾、酸雨等污染性天气的特征、形成机制及预测预报方法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雾、霾和酸雨的时空分布、气候变化及成因,雾、霾预报方法,雾的数值模拟,降水和气溶胶离子组分气溶胶输送路径以及形成重污染的动力、热力条件,环境气象业务。研究从分析客观事实入手,结合多源观测资料,借助外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等多种手段
本书依据我国现行的相关规范、标准,结合土木工程室内环境检测行业的岗位要求,参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2020)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室内空气中氡的浓度检测;甲醛的浓度检测;氨的浓度检测;苯、甲苯、二甲苯的浓度检测及TVOC的浓度检测等。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木工程检测技术等土建类相关专业
《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与管理》共6章,系统介绍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人员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要点,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基本工作能力的提升。《浙江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与管理》以政策法规为带领,以标准规范为基础,从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维、监管、应用等方面,对实际工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凝练,结合诸多经典案例进
本书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鹅栖息地的大范围监测,形成长时序的南极冰盖冻融、冰架崩解数据集产品和高分辨率的企鹅栖息地分布产品,进而分析南极冰盖表面融化、冰架崩解和企鹅栖息地分布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矿区生态扰动监测与评价》为作者及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4080、51174287、51574221、41874044)、测绘地理信息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41201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B01B0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1109)等资助的矿区生态扰动监
《美丽内蒙古:生态系统综合监测与评估图集》(以下简称《图集》)是一部全面、直观、形象、客观反映内蒙古生态系统宏观结构和生态环境时空变化过程的综合性图集。《图集》的编制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工程。
1955年建立的沙坡头站,是中科院院野外台站建设的开端,迄今为止中国科学院共建立了212个野外站,其中国家级站47个。学科涵盖生态、环境、农业、海洋、地球物理、天文、空间、金属腐蚀等研究领域。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29个省(区、市),不少野外站都建立在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自“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以来,中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