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信息论的基本概念(熵、平均互信息量、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以及与此相对的香农三大极限编码定理(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限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和信道编码定理)进行了系统介绍,并以信息论为基础,介绍了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加密编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一些具体编码方法的现实应用和编程实现也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相关领域的发
本书是学习通信原理与信息理论的教学辅导用书,以张祖凡老师等编著的《通信原理》和于秀兰老师等编著的《信息论基础》教材为主要参考书,同时参考了其他相关教材。全书涵盖了“通信原理”和“信息论与编码”两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分2部分:第1部分为习题解答,共9章,包括绪论、信号与噪声分析、模拟调制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信号的基
本书注重课程内容的逻辑性、专业性和实用性,重点阐述信号与系统的物理意义,书中举出大量的应用实例,并给出了MATLAB实现方法。本书结合典型的实际工程问题,给出具体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建立理论与工程实际的联系,并体会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全书共7章,包括:绪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
本教材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易学易教、注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详细介绍了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同步介绍了MATLAB在信号与系统分析中的典型应用。全书共7章,包括绪论、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和现代数字处理的基本原理。全书共15章,内容包括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及其在LTI系统分析中的应用、信号的频率分析、LTI系统的频域分析、信号的采样与重建、离散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和应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算法、离散时间系统的实现、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多速率数字信号处理、多速率数字滤波器
“信号与系统”是以信号特性和处理等工程问题为背景,经数学抽象及理论概括而形成的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确定信号通过线性时不变系统进行传输、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 “信号与系统”课程的内容以传统和经典为主。现有的教材大都注重其内容的严谨与完整(加有不少相关专业的内容),篇幅较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授
吕苗荣,常州大学教授;张晓晶,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本书是作者在最近几年以工程信号的角度开展声振信号结构学研究取得的一些成果与结晶。研究的内容涉及汉语音节声母信号、果蝇和蚊子等动物的声信号、钟表和电钻运转过程中的声振信号等,以时频子波为基本组成单元,建立了基于功能特征信号的声振信号数学模型。以该数学模型为基本工具,介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民用工程领域和军事领域应用广泛,红外图像处理算法是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应用研究中的关键。本书主要介绍基于非线性方法的一系列算法及其在红外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本书针对红外图像的非线性特征,介绍了基于重构滤波器的背景抑制算法和基于自适应形态小波的图像滤波算法;针对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提出了一种红外图像弱小目标自动捕
本书是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教材相配套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课程指导书。全书内容包括信号的表示与变换、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时域分析、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与频谱、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应用回声消除、连续信号的采样与重构、连续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复频域分析拉普拉斯变换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基于Matlab/Simulink和SystemView两种仿真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仿真实训项目,便于学生加深对通信理论的理解。学生参照本书所介绍的仿真方法,通过自己动手拓展通信系统相关模块级和系统级的仿真实验,可以锻炼其设计、分析通信系统的能力。全书共8章,主要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