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是一部包含神话传说的上古地理著作。全书内容除保存有大量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诸如宗教学、哲学、历史学等学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全书分《山经》和《海经》两部分,书中所描述的山、水、国、民族、动植物、矿物、药物等,大多都带有浓重的传奇色彩,也有一部分是后世常见的。《万卷楼国学经典(珍藏版):山海经》中记载的古代神话为
全书概括了故宫太和门前铜狮、御花园内的跪象、储秀宫前的铜鹿、慈宁宫前铜龟、太和殿前铜鹤、故宫御犬、故宫猫、故宫乌鸦等瑞兽。作者精准还原古代神兽的形象与性格,带领小读者从获得单纯的阅读快感走向探索历史与知识之旅。
本书涉及的园林有苏州市区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耦园、怡园、环秀山庄、艺圃、可园、北半园、听枫园、曲园、五峰园;有木渎古镇的羡园、天平山庄、榜眼府、饮虹山房等;涉及人物近七十人,这些人物身份迥异,但都和相关园林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古代陵寝》以20世纪古代陵寝的重大发现为线索,揭示了陵寝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概述和探讨,为今后的此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古代陵寝》资料丰富,内容翔实,配有彩图6幅,插图30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
秦岭日历
贯穿云南西部大理、保山、德宏三州市的永昌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地区有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该道是从四川出发,经云南西部前往缅甸、印度的必由之路。古道很早由民间商旅开辟于战国中期,东汉永昌郡建立后,长期成为我国中央王朝经略西南,与缅甸、印度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前后沿用了2400多年。书稿主要通过对永昌古道形成发展
本专著的研究以沁河流域为载体,从古村镇形成与演化的历史环境和区域发展出发,提出"古村镇集群"的概念及保护方法,即将历史上因某种共同的机制,使得文化相关、特征相似、地域相近的古村镇称为古村镇集群。 本书的研究以"流域—集群—村镇"为层次,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从沁河流域历史文化入手,解析沁河流域古村镇类型特征,疏理
本书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精选了已经发表的28篇论文合集,内容涉及中国疆域的总体宏观阐述、形成途径的理论探索、具体朝代或区域疆域的阐述及对改革开放后几部疆域著作的评价。一方面能够体现着1991年以来这一研究领域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也方便读者准确认识到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发展脉络。
本书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杂志社精选的已经发表过的24篇文章合集,内容涉及中国边疆学学科建设的迫切性、中国边疆与中国边疆学的内涵、中国边疆学话语体系建设、如何构建中国边疆学体系,以及对《当代中国边疆研究(1949—2014)》这一重要著作的评价等。其中有国内建国后发表的第一篇明确提出“中国边疆学”的论文,从发表的年代也
茅以升先生曾说“桥梁是一国文化特征”,中国古桥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见证,蕴含着千百年传统文化的精髓。高级工程师孔庆普先生是古桥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坚守在这一领域。本志是孔先生一生心血的结晶,根据其手中所有古桥相关资料撰写集结而成,旨在对古桥研究与保护事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古桥的印记渐渐远去,但研究工作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