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大学》成书于春秋时期,朱熹认为首章“经”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大学》所述“大学之道”,是关于如何做人的大学问,其核心是“诚意正心修身”(修己)、“齐家治国平天下”(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庞博,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的成书过程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管仲在世时由于功业显赫、立言精辟,他的追随者便开始收集整理其言行,春秋中后期管仲的事迹和学说被管仲学派丰富和发展。战国时期管仲学派及其学说进一步发展,并与诸子百家争鸣交流,进一步完
《周易》作为一部重要的经典,自有它传承的脉络,研究《周易》的著作汗牛充栋。据近人统计,古今有书名可考的易学著作约有六千多种,传世的本子也有三千多种。本书既要理清如此纷杂的线索,又要遵守此书的体例,行文时就不得不舍去一些必要的考证内容,而直接说明结论。此外,有两点要说明: 一、前人在传述《周易》的著作里,大多忽略了卦变
本书运用道家经籍阐述道家思想,重在体现道学的思想内涵,让人们认识关于道家论述道的概念。 道家认为:道是宇宙天地自然万物的原动力、原始能量,它虽然无形无象、无色无味、无方无圆、无外无内、虚无空静,但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有。万有都是道的派生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生之、德蓄之;道无为、德有为,有为又是在无为的基础之上,
主要是从全新的角度来阐释老子的思想。正文部分以《老子》原文为纲,分别对《道德经》八十一章标点注释翻译并从归纳其思想内容。作者在《老子新释》的附录中讨论了老子其人及《老子》一书的相关问题,如“老子任职史官”、“孔子问礼于老聃”等,并讨论了《老子》一书中“刍狗”、“上善若水”等著名的比喻,还专门论述了《老子》第十九章几个“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丛书大体上按照儒学血脉传承的顺序,分别研究了《中庸》、《韩非》、《老子》、《淮南子》等经典著作。
唐朝儒学宗师孔颖达所编撰的《周易正义》是十三经注疏中《周易》的正注正疏,对于了解作为经学的《周易》学,具有基础意义。同时在汉晋到宋明的思想流变中,《周易正义》无疑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略仿章太炎先生《春秋左传读》的体例,对《周易正义》在版本、训诂、义理等方面的问题作了解读和疏释,发掘孔疏的用心,并就历代围绕《周易正义》
本书是上海大学历史系主任宁镇疆教授近年来致力于《孔子家语》研究的一部总结之作。全书共分出土文献及新材料编、传本及版本编、流传及学术史编、经学及理论编、诸书“互见”编这五个部分,对《孔子家语》这部文献进行了详尽的多角度研究,结构严谨、布局合理,从众多角度新颖、分析方法多样的个案研究,上升到综论性质的总结概括,所提出的研究
《周易古经易解》在坚实的训诂的基础上,对《周易》古经作了全新的解释。如说乾卦讲“遵养时晦”的策略;坤卦讲经商之道;需卦讲人生就是等待;泰卦讲辩证法;同人卦讲运动群众;临卦说如何治民;噬嗑卦讲对囚徒实施残酷的肉刑;贲卦是白蘩之歌;咸卦讲男女恩爱;遯卦讲奴隶逃跑;睽卦是志异;震卦讲地震;归妹卦讲实事求是;渐卦可抵一首军嫂之
北京大学儒藏工程是我国一项重大学术文化项目。《儒藏》是儒学文献的大型丛书,是儒学文化及其历史的集中反映。收录自先秦至清朝结束这一时段中,儒家经典及其注疏、儒家学者的著述和体现儒家思想文化发展的相关文献,包括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尽量选用最好的底本,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进行分类。本册隶属经部书类,收录清代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