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多首中国古诗词原创的声乐室内乐作品,并且从伴奏形式上满足室内乐的需求,将钢琴伴奏与中国民族乐器以及西洋乐器巧妙的结合起来,以丰富多层次的伴奏形式,展现中国古诗词中连贯的主题和深层的意境。
《曲水流觞》为竹笛协奏曲,乐队部分为民族管弦乐队编制,在结构的设计上以强调音乐的“代入感”为主旨,分为“诗情”“流水”“唱酬”“醉意”四个阶段,生动地表现“农历三月三诗会”的节日场面,其中包括曲水亭街两岸风景、特征性活动流程和文人们诗酒唱酬等画面。全曲仅使用C调曲笛,其音色醇厚、绵柔,是表现缠绵流水、朦胧醉意和风雅文辞
本书围绕红色歌曲的演唱和教学展开,演唱部分讲述了与演唱息息相关的呼吸、气息、发声、语音、共鸣、咬字吐字等问题;教学部分讲述了与教学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核心问题。旨在通过技术、艺术、审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系统阐述红色歌曲的教学工作,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红色歌曲的演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记述了花鼓灯音乐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轨迹,如介绍了灯歌的四种调式,花鼓灯歌的调名,花鼓灯歌中虚字与旋律的关系,传统花鼓灯的演唱方式,花鼓灯歌演奏的基本规律,等等。第二部分则记录了流传于民间的原生态花鼓灯灯歌142首和锣鼓35套。该书的出版,将为今后研究花鼓灯音乐提供翔实的原生态资料,对花鼓灯的
本书是由作曲家徐昌俊应新加坡华乐团委约于1999年创作而成。作品气势恢宏,高潮起伏跌宕,展现了强大的张力和阳刚之气。尤其是打击乐的华彩乐段,既渲染了浓郁的节日气氛,又给人以振奋心神的审美感受,彰显出中华民族的时代风貌与民族精神。
本书将从中国经典管弦乐作品入手,后续通过市场反馈,可以考虑拓展作品范围至外国经典管弦乐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促进作曲爱好者、院校非作曲专业师生对经典管弦乐进行更加系统、方便的学习。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乐章长安别,第二乐章古道吟,第三乐章凉州乐,第四乐章楼兰梦等等。人音教学总谱丛书精心挑选本社已出版的《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和《当代作曲家曲库》里经典的管弦乐作品,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进行缩印。
本书作用了最古老与最现代的两个素材创作而成:老八板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素材,并融入了锣鼓经、华彩、加花、摇板;寻呼机铃声作为极富信息时代特征的符号被作曲家融入到旋律当中。作品曾获首届“金钟奖”等多项作曲大奖,先后在北京国际音乐节、日本东京国际艺术节、金色大厅“维也纳新春音乐会”、日本“亚洲交响音乐周”、萨尔茨堡国际音乐节、
作为当代中国乐坛成绩斐然的作曲家,叶小刚将各种技法巧妙地融入其所作的音乐之中,本次出版的作品既包括了他早年的经典代表作,也包括了他近年来最新探索的成就,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寻以及族群对独立与和平的求索,诸多宏大话题尽在音乐之中。该作品也是建国70周年的献礼产品。叶小钢作品选集7,收录了作者家为纪念鲁迅
本书作者胡瑜为中央音乐学院板胡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师从中国著名板胡教授李恒先生系统地学习板胡演奏。此书为当代板胡作品教学曲选的合集,内含当代新创作的板胡作品如《秦川行》《乡情》《远望》,以及根据民歌改编的板胡作品如《绣金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