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虽是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却成为近代民族觉醒的重要转折点。《晚清海军兴衰史》从英舰扣关与海防运动在中国的兴起、清政府试办海军、昙花一现的“阿思本舰队”、创办造船工业与海军初建、甲申中法海战、清政府“大治水师”与北洋海军成立、甲午中日海战、清政府兴复海军等主要事件节点入手,细致地叙述了晚
郭红,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学、明清史。与驻防地域的紧密结合使得卫所成为表现丰富的“地理单位”,在明清人文地理的构建与传承中,卫所地理具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军事、政治、经济、人口、聚落、文化等众多地理要素的形成与发展。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卫所地理进行整体与区域相结合的分析才能展现卫所在明清人
本书精选“平型关战役”“神头岭战斗”“狼牙山战斗”等战例,按照“背景引入、故事讲述、战例点评”的体例,以文字、图文的形式,讲述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历程。
本书选取了解放战争时期南征北战中的经典战例,每个战例包括战役战斗背景、战役战斗经过和战例点评三个部分,同时配以历史图片,讲述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斗争历程。
本书是作者研究先秦时期到清末的中国女子从军相关历史的学术专著,分为上编和下编。上编的内容是先秦至清末的女子从军史料整理和研究,下编的内容是分析我国古代有关女性从军的文本记载的文化考察。
新四军部署的暗战,始于组建之初,既有派出去执行潜伏、策反的传奇,也有顽方、伪方甚至日方打进来而被锄保战线成功侦破的故事。本书是在当事人及其亲属的口述及相关回忆文章,相关档案材料的基础上写就的,呈现的是新四军各师、华中各战略区即各根据地的锄奸保卫工作的真实记载与细节,从新的角度、多个侧面呈现了新四军艰苦卓绝的奋斗历史。
粤军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功效的一支军队。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对陈炯明、许崇智、李济深等各路粤军的产生、发展以及衰亡进行了客观梳理,并通过铺陈各路粤军所参加的大小战役,揭示出粤军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对粤军统领人物,陈炯明时期粤军、许崇智时期粤军、国民革命军粤系军重要将领
本书以解放战争时期发生在山东战场的胶东保卫战为主要历史背景,记述了胶东革命老区广大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了保卫抗日战争和土地改革的胜利果实,在1947年国民党向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调动20万正规军组成胶东兵团向胶东解放区大肆进犯时,同仇敌忾,奋起自卫,不惧敌强我弱,不怕流血牺牲,积极参军参战,全力支援前线,最终取
本书从宇宙观、祭祀、礼仪制度、军事技术等多个角度,研究了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之际的战争变革,考察了殷周之间战争文化的差异,以及周代军事贵族战争礼仪的诞生。指出殷人对战争的理解,更接近狩猎。甲骨材料中战争术语和狩猎术语时常混用,战争的对象是各类异族,这些异族在殷人看来属于武装化的动物、精灵、怪兽。殷人对四土的征伐与献祭,使
本书基本涵盖了黄埔军校历史。主要来自作为《黄埔》杂志、《中国日报》《人民政协报》等报刊所撰写的文章,以及多年来应院校、单位邀请所讲黄埔军校史的讲义,多是突出了一个“讲”字,答疑释难,力求通俗易懂、贯通全史、自成一体。为此,本书以讲课形式排列各节,合辑成册,既可作为院校、培训团队的讲义和教材使用,也可作为黄埔军校史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