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导读》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导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作的批判》(节选)导读、《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导读等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十八篇精读》每一篇精读分四部分内容:一是精彩段落,使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原著,把握原著的精神实质,目睹原著的博大精深,领略原著的逻辑魅力;二是写作背景,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原著的写作背景,知道原著的写作原因,掌握原著的理论价值;三是主要内容,帮助广大读者分析原著的逻辑结构,把握原著的重要观点,读懂原著的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第4辑,2014
为深入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共中央编译局组织编写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哲学论述摘编(党员干部读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建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工程的成果之一,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论坛之一种。主要收录2014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上的马克思主义史学方面具代表性、水平高的文章,是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具有前沿性的成果。
历史规律问题是唯物史观中的核心问题,对于推动哲学与史学对话意义深远。由龚培河编著的这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规律及其实现方式研究》主要从五方面进行研究:1.概述历史规律问题基本研究现状;2.对当前理论难点及论断进行深入反思;3.历史规律的运行逻辑进行研究;4.解答当前理论难点问题;5.历史规律史学功能问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第3辑2013)》主要收录2012年度全国范围内公开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方面最具代表性、水平最高的文章。按专题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史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史学家等四个部分,反映了该年度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总体水平。
《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系列丛书之一种。2013年4月13~1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论坛在北京召开了主题为“唯物史观与新中国史学发展”的首届学术研讨会。会议回顾和总结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的
本书作者对马克思(及与恩格斯合著的)经典著作,作了特别遴选,并对每部著作的写作背景、主体思想及其内涵和意义给出简要分析。
《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高等学校重点教材《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的重要辅助教材。《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经典著作导读》比较展开地论述了唯物史观的形成、发展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在解读精选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15篇关于历史理论的经典著作同时,解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