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诺尔唐墓是一处位于漠北草原的关中风格唐朝贵族墓葬,墓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壁画等初唐风格的文物,同时发现了中亚、拜占庭风格的器物。该墓葬和漠北其他铁勒考古遗址的发现,为唐代北方羁縻府州和草原丝绸之路等的研究提供了新史料。本书主要研究了巴彦诺尔壁画墓的基本形制、壁画、随葬俑、金器、金币等内容,还从唐朝羁縻统治时期的其他墓
《韩国的古代木简》收录了自1975年首次在庆州雁鸭池发现木简后30年间韩国出土的所有木简的实物照片与解读文字。内容分为论考。图录、补充资料三大部分。论考部分主要讨论了以下四个问题。木简的定义;木简的种类;古代东亚木简的出土现状;木简与古代韩国的文书行政。图录部分则按照出土地分类、依次收录了咸安成山山城、河南二圣山城、金
锡涅利尼科沃1号山城遗址位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西南部十月区,处于拉兹多利纳亚河西岸低矮的山顶之上。2015-2016年,韩国国立文化财研究所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远东历史·考古·民族研究所对该城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此次发掘主要对城址中部和东部进行了发掘,发现大量房址和灰坑,以及蓄水井遗迹,并通过解剖了解了城墙的结构和始建、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塞内冈比亚巨石圈墓地考古情况及数据。第二部分介绍了巨石圈的西侧和东侧边缘地带的文化景观:萨卢姆三角洲贝冢,巴萨里和贝迪克文化景观。三个景观案例历经公元前二千纪中期至今的时间段,对巨石圈墓地的分析完全是考古学范畴的;对萨卢姆三角洲的分析也具有很强的考古学意义,但同时包含着民族史的探讨;而巴
《东方考古》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和山东大学博物馆联合编辑的系列丛书,分集陆续出版。本丛书内容以中国及东亚地区的考古学和古代文明研究为重点,广泛吸收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体现了考古学研究的新思路、新理论和新方法。第21集为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五十周年纪念专刊,收录了49篇研究论文、4篇发掘报告
1965年,在修建连接历史古城撒马尔罕和塔吉克斯坦公路的过程中,被世人称为“阿夫拉西阿卜壁画”的遗迹重见天日,尽管它被部分损毁,但仍是粟特传统绘画中极富意趣的杰作。意大利学者康马泰博士以历史学者的洞鉴和图像学者的敏锐,通过重点解读阿夫拉西阿卜遗址1号房址“大使厅”的壁画环带,多层次、多角度讲述了粟特地区的历史,勾勒出一
书稿以文物为载体,专题呈现古印度佛教造像艺术。收录旅顺博物馆馆藏古印度佛教造像130件(组),其中106件(组)为博物馆旧藏,后征集登记丰富馆藏。旅顺博物馆馆藏佛传故事浮雕造像基本形成体系,单体造像基本形态得到补充。造像时代为公元1世纪至12世纪,收藏体系较为完整,内容上包含馆藏犍陀罗造像概述、造像文物图版说明和相关专
本书为“古罗马文明之光: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珍藏”展览图录。该展览是对两千多年前古罗马文明的一次盛大展示,呈现了一种纯粹之美,通过来自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丰富且珍贵的艺术遗产得以彰显。展品都来自约两千年前的古罗马,囊括了雕塑、马赛克、壁画、青铜器和玻璃制品等多种形式的艺术品,从不同方面再现了古罗马时期的璀璨文
本书为浅川巧对朝鲜陶瓷进行梳理、研究后,首次相对系统地对朝鲜民用陶瓷器进行了分类和命名,被誉为朝鲜工艺研究乃至民艺运动里程碑式的著述。书中详细描述了各个器物的材质、形状、用途和分类。
本书收集了约168件(组)反映古代安第斯文明和印加文明的珍贵文物,包括陶瓷、金属、石器、木器、骨器、纺织类、绘画以及木乃伊等。这些展品从秘鲁的14家主要的国家博物馆以及其他博物馆精心遴选,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本书还收录了来自全世界15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专论,旨在向中国读者充分介绍印加帝国的组织机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