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星拥有梦幻的蓝色”“星球机可以把人瞬间送到任意星球”“火星上随时刮起可怕的沙尘暴”……超多好玩的太空探险旅行,正等待你的加入!《太空学院》全书共12册,一场疯狂的太阳系冒险之旅,像科幻小说一样好看的太空启蒙书,将奇特想象和抽象的科学知识完美融合,涵盖天文学、物理学、数学、地理、化学等400多个知识点。情节惊心动魄
本书从神秘的地下世界、地下建筑和各类设施、土壤和植物根系、动物们的地下家园、神奇的溶洞和地下矿产、考古发掘、地壳运动和火山喷发等方面呈现了地下各种各样的植物、动物等相关科学小知识,将带领小读者畅游神秘奇幻的地下世界。 本书通过设置诸多主题场景,让小读者们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地下场景中了解地下世界截然不同、丰富多彩的一面,有
汉字看中国·古代人怎样计时
本书稿把陈嘉庚先生一生中所经历的大事或与他有关的大事,搜集整理后,以日历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来。本书稿以别具一格的形式集中展示大量嘉庚故事,记录了陈嘉庚爱国爱乡、倾资兴学的丰功伟绩,又兼具日历、图册功能,让嘉庚精神走进广大读者的视野,融入大众生活,有利于不同年龄层的读者了解更多的嘉庚故事,为嘉庚精神的传播起到普及和
1999年9月11日,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近地小行星——贝努。它源于太阳系诞生之初,蕴含着揭示生命起源奥秘的关键线索,因而科学意义非凡。同时预测显示,贝努有可能在2182年9月24日与地球相撞。NASA首席研究员但丁·劳雷塔博士带领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从贝努表面获取了珍贵样本,以期解开生命起源之谜并防范潜在的灾难。在本书中,
本书分“中国古代星图”和“中国星宿解说”两个部分。中国古代星图部分将基于中国清代的星宿、星官布局进行绘制,覆盖肉眼可见的全天所有恒星。星图将选用合适且权威的中国古代星表,形成星图数据库,利用自主开发的计算机星图软件,绘制成星图。为便于读者将中国古代星座与现代天文学星座体系相匹配,星图将采用中西对照的方式,按西方星座系统
现代的国际通用星座体系起源于两河流域,数千年来,星座的演变体现了科学的发展与文化的融合。当今常见的星座形象主要为西方神话的众神,而在本书中,作者别出心裁地将现代星座与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相融合,为88星座赋予了全新的形象,绘制了一幅西游星空。在这片星空中辉映的,不再是奥林匹斯众神与英雄,而是西游世界中令人难忘的一众神
本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本书以新型SAR遥感成像机理—信息处理—参数反演—环境认知研究中存在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为突破口,聚焦环境雷达遥感研究,详细论述了近期在极化SAR、极化干涉SAR、极化层析SAR和超高分辨率SAR环境参数获取方法以及面向环境参数观测的SAR信息一体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方面取得的系列创新性
天问长卷是在2022年上海居家期间,由李政道研究所(简称“李所”)所长张杰院士策划设计、李政道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经过33次线上讨论,共同创作的现场长度达600米的艺术品。长卷以“天问”开篇,再现了始于大爆炸的138亿年的宇宙历史和人类对宇宙演化规律的求索与认
本书是德国雷根斯堡大学哲学研究所的科学史教授奥马尔·纳西姆的科技文化史作品。作者认为,天文学家的观测椅不仅是图像,还是一件物体,它连接了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该书从物质文化史切入天文学的发展,具有跨学科的独特视角作者提出一个原创框架:天文学家的观测椅连接了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讲述了一门特殊科学的故事,蕴含了一种特定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