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碳质千枚岩隧道瓦斯生成及运移规律研究”(51804261)、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碳质千枚岩隧道瓦斯灾害防治基础研究”(2019YJ0556)和四川省公路院科研项目“川西高原变质岩区公路隧道有害气体成因与防治研究”(2018-YL-03)等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川西高原变质岩区公路隧道有害气体成因
本书针对城市交通隧道的施工难点,重点阐述下穿建(构)筑物密集区市政隧道施工技术、繁华商业区地下环形交通隧道施工技术、城市富水岩溶地层大断面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穿越矿区复杂地层城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城市交通隧道邻近既有隧道施工技术、山地城市轨道交通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技术、山地城市轨道交通隧道大断面暗挖车站施工技术,以及复杂多
本书从金州大道与星光大道延伸段节点改造工程出发,研究出自密实混凝土、砂卵石回填土、泡沫轻质土的最佳配合比,针对复杂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现浇混凝土、有限空间回填土等施工技术难题,采用室内试验、数值模拟和现场测试等手段,对砂卵石、土夹石和泡沫轻质土等回填土材料以及结构自密实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形成了相应
本书作为《铁路盾构法隧道建造质量安全管控指南》的案例篇,按照不同地质条件(软土地层、砂卵石地层、复合地层、黄土地层)、不同工况(穿越江河、穿越既有线、盾构吊装)以及不同设备(土压平衡盾构)等汇集了铁路盾构法隧道的典型案例,每个案例就其采用的创新性技术、安全管控措施、取得的效果进行详细介绍,与管控指南形成呼应,以案例教学
本指南遵循国家及行业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盾构法隧道施工全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与风险因素,从设计、盾构机选型与组装、施工总体筹划、施工各关键环节全方位构建起一套涵盖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环境等多元要素的质量安全管控体系。全书共分10章,第1章绪论,第2章铁路盾构法隧道勘察,第3章铁路盾构法隧道设计,第
本书为浙江省高职院校十四五重点教材、职业教育道路运输类专业教材。全书共八章,主要包含总论、隧道建筑材料与结构构造、隧道衬砌设计基础、围岩分级与围岩压力、施工方法及钻爆作业、新奥法支护技术、复杂条件下的隧道施工、隧道养护与维修管理等内容。各章前后呼应、互相补充。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路桥隧相关专业隧道工程类课程教材,也可
本书总结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隧道工程的建设经验,对不同类型的小净距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超小净距隧道、大断面隧道、浅埋隧道、群洞隧道、多种施工工法组合隧道等的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了总结提炼。本书分为10章,内容涵盖了小净距隧道围岩力学特征及荷载模式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小净距
本书针对盾构和TBM隧道结构特点,以作者团队近20年在盾构和TBM隧道设计与配合施工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为基础,对管片接头与定位拼装技术、TBM隧道结构优化技术、管片壁后注浆与充填技术、结构防排水技术、衬砌环结构加固修复技术、施工安全保障技术和施工组织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与介绍。本书可供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科
本书在紧密结合深中通道工程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公路建设思路及技术体系,结合工程实践从深海绿色桥梁建设、沉管隧道绿色建造和海上大型人工岛绿色建造3方面介绍了15项跨海交通集群工程绿色公路建设先进理念与创新技术,对跨海交通集群工程绿色公路建设具有参考价值。本书可供公路工程管理、设计、施工及科研人员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
本书共8章,主要介绍隧道与地下工程测量方案编写、精度估算、控制测量、施工测量(含开挖测量、仰拱放样、沟槽放样、台车定位、断面测量等)、变形监测、沉降监测、三维激光扫描、沉降观测、CPIII测量及数据处理、测量质量检查与质量控制等内容,重点阐述高速铁路隧道测量技术、地铁隧道测量技术、盾构隧道导向系统测量技术等,与施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