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活儒学的代表作,本书致力于儒学的还原与建构。本书的宗旨在于:既拒绝西化派的立场,也拒绝儒家原教旨主义的立场;对于后现代主义、现象学本身,虽然在一定意义上采纳其还原的观念,但是拒绝其后哲学反形而上学的观念。此次出版,作者在原书的基础上进行了增补,细化了生活儒学的总体理论结构,增加了五篇作者近年来对于生活儒学*的研究
《易》之为书,广大悉备,包罗万象,与他书不同,古往今来言《易》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学是中华文化典籍中,学者致力*多的一门学问。《周易象意》一书观象多用汉学《焦氏易林》,宋朱震《汉上易传》,明来氏错综之法,及近代《周易尚氏学》;解义理则宗孔子《系辞传》《周易程氏传》及朱熹《周易本义》,亦会通老庄之意,兼用儒道两家学
四书在保存了儒家先哲的思想和智慧的同时,也体现出早期儒学形成的嬗递轨迹。它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儒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大学》一书吸取了其他《大学》版本的精粹所在,分别从原文、译文、注释、历代引论、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解读,本着古为今用的思想将《大学》一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呈
孟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有亚圣之称;《孟子》一书对中华文化及民族特性均有*大之影响。邵泽水、邵鹏、胡南南*的《大真大美孟夫子/邹鲁文化丛书》以正说历史的形式,对孟子重要事迹及《孟子》的思想内涵予以轻松解读,同时亦有孔子、孟子之对比分析,使得读者能够了解掌握一位活生生的、可亲可敬的孟夫子。
黄玉顺是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国内外知名儒学大师,生活儒学的创立者。生活儒学作为儒学的一种现代形态,建构了一套丰富完整的思想理论系统,在海内外思想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已成为21世纪儒学的一个重要学派。本论文集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生活儒学的总体思想系统;生活儒学的本源存在论:生活、情感与存在;生
管子与孔子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在齐鲁文化当中举足轻重,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管子早于孔子一百余年,管子尚功,孔子尚德,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他们这里形成了典型的代表。本书以通俗的文字和优美的图画,系统介绍了管子与孔子这两座齐鲁文化的丰碑,展示了管子思想与孔子思想的会通与交融,对于
作者高专诚在书中阐释了孟子的大丈夫精神的内涵以及讲述孟子身体力行的事迹。作者先提出了大丈夫精神的源头及定义,随后作出了哲学诠释。以大丈夫这一线索,去展开孟子刚正不阿,以天下为己任的一生。作者主要写了孟子对君主的政治、对时政和时人、对百家思潮的批判,*后由此他提出了发扬孟子大丈夫精神的一些具体措施。
舒大刚主编的《儒藏论坛》由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为配合四川大学《儒藏》编纂而主办,在海内外公开发行。本辑为第十一辑,共收录有李耀仙遗稿《春秋公羊传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谢幼田《中国思维的现代意义》等20余篇研究论文。
儒家是一种整体性的价值体系,不但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价值基础,也为政治和社会秩序提供合法性和神圣性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关注儒家在观念层面的意义,亦须关注儒家与制度的关系。本文通过儒家的制度化和制度的儒家化的双向互动的方式描述儒家与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建构,并将儒家的这个侧面定名为制度儒学。 从历史的维度,
此书以《论语》为蓝本,结合作者多年来亲身实践自然农法的经验,将论语语录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作者认为大自然是每个人的生命本体,以大自然为师,向大自然学习思齐。借助日常生活事件中的体验和感悟让《论语》的深意、智慧呈现出来,协助每个有缘人开启无尽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