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处于朝鲜半岛南端,与中国比邻而居。自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经济高速增长,韩国迅速崛起为新型工业化国家,并于1995年成为世界第十一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由1960年的120美元增加到2020年的3.1881万美元,成为发达国家,这一历史进程被称为汉江奇迹。1996年,韩国正式加入OEC
高质量的消费机会已经成为城市生活质量和竞争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同时,城市消费活力也正在成为国际上城市经济学的前沿研究问题。城市政府的空间规划、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对塑造城市消费空间有重要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各个区位的消费者规模,从而影响消费活力。具有较高消费活力的区位,会具有较高的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区位价值。 在
徐建青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经济学硕士。1986年起,任职于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经济史、手工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和流通史、手工业史。获多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等等。这次书稿编选的文章分为清代经济史
本书选择了厦门市T区的“暖心宅急送”个性化精准帮扶社工试点项目作为个案,通过为期两年的参与式合作研究发现:深度贫困脱贫攻坚社会工作需要返贫风险预防的人群分级分类实践、生活困难解决的家庭潜能挖掘实践和环境支持增强的社区多方参与资产实践三者相结合,它依据风险与能力整合的“事实-伦理”双维理论视角。
本书以新发展理念为发展行动的先导,落实全面发展的理念,用全面发展来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空间规划,以全面发展视域下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为研究中心,从分析、健全和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的路径入手,站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研究的需求出发,总结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中国国土空间规划的理论框架,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内涵、新要求、要
全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冰雪经济的总体发展现状、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从生产、生活和生态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冰雪经济“三维空间”的系统构成,创新发展了经济适应系统理论、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协同学理论等经济学理论。描述了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三维”系统构成、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并且对生活、生产和
本书从营养角度测算了中国食物自给率并分析了食物进口来源特征,为读者认识中国食物进口和自给状况提供了多角度科学参考,构建了成人当量模型,并利用中国食物消费和能量摄入量数据测算了不同人口的成人当量,为研究人口结构对食物消费的影响提供了参考;根据人均当量的变化对未来中国食物需求和净进口的预测结果进行了修正。根据结论提出如下建
该书基于空间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框架揭示市场规模影响中国空间结构重塑的内在机制,主要沿着“理论梳理-理论模型构建-经验实证研究-政策建议”的技术路径展开。理论分析中国经济的空间结构重塑过程中关于市场规模和交易成本影响微观企业区位、集聚和生产效率的路径机制;实证方面分别验证市场规模层级对城市集聚中心形成的影响,二重开放对企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及全国两会精神,帮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和把握当前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针对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2022·经济形势与政策导读》。本书在编写过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力求用通俗
本书从城市层面来测算全要素生产率,并对其进行纵向和横向分解,考察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增长变化情况,并对城市公共支出总规模及其各组成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厘清公共支出总规模及各组成部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参考。本书除了分析公共支出总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还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