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谈的是最基本的作文方法,出版以后,几位教师朋友搜集了许多问题,请作者王鼎钧答复,王鼎钧立刻伏案疾书,写出《作文十九问》,作为《作文七巧》的补述。“作文一定要起承转合吗?”“如何立意?”“什么才是恰当的比喻?”“怎样发现和运用材料?”……该书稿发掘十九个问题,以问答的形式,丰富的举例,解答学习作文的困惑。
近年来,汉语评价语言的本体研究及应用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书总结梳理先辈时贤的研究成果,首次对现代汉语评价系统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综合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等领域的理论及研究方法,从宏观考察到微观描写,逐步勾勒出现代汉语评价系统的面貌。主要面向语言学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可供哲学等领域研究人员参考。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领
《课本里的成语》收录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成语,共计500个,按照课文连线成语解释近义词反义词成语出处成语例句结构用法情景展现成语个性成语故事十个部分进行编排。此外,又按照成语的属性将成语分为数字世界特殊结构成语动物王国自然事物人体部位心理神态品质性格精神风貌言行举止历史典故十个章节。每个章节后还配有成语试题,便于青少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29辑),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核心刊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辑设有章黄学术研究民俗学研究汉字学研究词汇语义研究音韵学研究方言研究文献研究七个栏目,共收录张民权、李子君等21篇文章。章黄学术研究对章太炎、黄侃、徐复先生的语言文字之学做了深刻阐述。语言文字学方面
文献文本异文是记录语言变化的第一手资料,文本之间的本源与衍生、关联与变动,提供了语言历史变迁过程中不易察觉的重要线索。《文献文本异文与明清汉语研究》一书,利用和系统比较了明代文白对应异文、明小说《西游记》与清鼓词对应异文、清代满汉对应异文、官话与方言对应异文,探讨了异文所揭示的明清汉语词汇和语法上的历时发展历程中的差异
本报告主要反映2021年我国语言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实态数据,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为语言文字研究者、产品开发者和社会其他应用者提供语言服务。作为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丛书的底盘,报告至今已连续向社会发布16年。全书分为八部分:一、特稿篇;二、专题篇;三、工作篇;四、领域篇;五、热点篇;六、字词语篇;七、港澳
《汉语语文辞书释义对比研究》立足辞书释义方式和释义内容两个层面,基于辞书释义的整体观和词汇语义学的义位结构论、义位组合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中心,从共时角度对比了《现代汉语词典》等几部语文辞书中的褒贬陪义词、动物名词、动物语素类比喻词及颜色词释义上的异同,对比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到第6版释义提示词的使用与修订情况
本书主要是关于南方汉语方言的研究,共收录了22篇论文。本书旨在运用语音学、音系学、语法学、语用学、词汇学、语义学等语言理论方法对南方汉语方言进行记录、分析、研究,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形成详实可靠的实证资料。本书多是方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有独特的见解,突出了南方语言和方言的特色,对地方方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古人古事讲成语》一书分为上、下两册,本着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实用性的核心理念,申老师精心选取了富有智慧与内涵、兼备经典与深刻的400个成语,并且按照不同主题分九类:用成语学道理、用成语辨人物、用成语读神话、用成语学历史、用成语写形貌、用成语绘场景、用成语话境遇、用成语描心态、用成语写作文。力求做到所选的每条成语的
本书由中国语音学会主办,中国语言研究所承办,一年两期。每期收入的均为中国语音学研究领域比较创新的文章。第17辑的文章有《韵律作为互动的资源:以话语延伸和会话重叠为例》《粤方言区英语学习者焦点重音产出与感知研究》《基于系统声学实验的赣语遂川话声调研究》《维吾尔族大学生汉语普通话单元音习得研究-基于共振峰相似度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