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各个层面,不同视角揭示孙过庭《书谱》书法理论和思想,以及书法技法。既有宏观层面对孙过庭《书谱》的感悟与解读,并将孙过庭《书谱》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思想与现实相结合,论述《书谱》的现实性、实践性和辩证思想,以及《书谱》中蕴含的各种书体普遍书写法则。又有微观层面分析《书谱》的技法和特点。
本书分为两部分,“论述”部分是作者研习书法的体会,回顾了书法艺术发展的几个历史高峰,包括汉、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特色与形成原因,厘清书法发展沿革,详述书法大家成就,并就如何学习每一种书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图版”部分收录了作者创作的法书作品,每幅作品包含了尺寸、释文等相关介绍。
此书为清末民国著名实业家、书法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赏家冯公度先生的书法作品选编,收录了他写的对联、条屏、扇面、自挽诗、碑文、临帖等作品。
本书法作品集是作者张伟舫数十年书法学研创作之汇集。作者自幼酷爱书法艺术,师从书法名家戴尧天、吴长邺、张森、刘小晴等。其书艺秉承传统,以二王流派为基调,对行楷隶均刻苦研习,具晋唐之风,追摹、分析、取舍古人中融入现代人的审美心理,使书艺即凝沉抓纸,又秀雅灵动。创作颇丰,收入本集的有习碑临帖之作、创作、参展参赛获奖作品、媒体
米芾(1051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大书家。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祖籍山西,后迁居湖北襄阳。米芾在宋四大书家中,实力首屈一指,其书法流播广泛,影响深远。米芾的书法成就以行书*,善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自称集古字。清著名书法家王文治称赞他天
本书内容包括:“《书谱序》注释”“《书谱》之谜”“虔礼其人”“要点评述”“《书谱》墨迹欣赏”等。
本书以黑白两色构成的书法艺术为研究对象,就书法艺术审美展开研究。第一章从理论层面对书法艺术进行全面解读;第二章就书法艺术的思想基础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索;第三章对书法艺术的美进行多层面的诠释;第四章就书法艺术中的审美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第五章落脚到方法层面,对书法审美的标准、原则及方法进行阐述。本书从理论到方法,对书法艺术
《衡方碑》全称为《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刊刻于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一般认为书丹者是朱登。其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间架稳实厚重,如虎卧阙下;笔画端正粗壮,笔笔如磐石,折角棱条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平正之中有欹斜之变。
《丁丑劫馀印存》原谱是集浙西丁、高、葛、俞四家所藏明清以来二百七十三位篆刻名家,一千九百余方印作,汇拓而成,堪称流派印谱之王。一九三九年成谱二十一部,每部四函二十册。今以松荫轩所藏“拓”字部属底本,编属五册,原色影印,并详加考释,以饗同好。
『书圣』王義之的楷书被人们奉为『神品』,但因没有大楷传世,所以历来没有翔实的王体楷书分析,这使人们对其楷书的认识、学习和推广受到了局限。本系列『无缺字放大本』字帖旨在以济实用,收入王羲之的五种重要的楷书:《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画赞》《黄庭经》及《佛遗教经》,考订、遴选善本,次全部放大为宜于分析、学习的标准大字;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