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水力发电厂在十余年的枢纽运行管理工作中,借鉴国内外水电企业设备运行维护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形成了与小浪底水利枢纽设备运行维护相适应的技术体系。殷保合等编著的《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发电卷)》从设备系统的结构特点、运行维护作业、重大缺陷处理、技术更新改造等方面介绍了小浪底电站输变
《河南黄河经济、生态用水与调度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研究对象,以谋求人与河流和谐相处为价值取向,对河南黄河功能性不断流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本书作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功能性不断流”研究课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河南黄河经济、生态、稀释用水现状;预测了2020年、2030年的
《水资源规划决策理论与实践》针对由跨流域调水工程与供水区域各种水资源耦合构成的复杂水资源规划决策问题,着重研究了其所具有的大系统、单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风险决策、群决策等特点,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资源规划决策理论与模型,包括水资源规划单目标决策理论与模型、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理论与模型、水资源规划多日标风险决策理论
《水政监察干部常用知识实用读本》主要通过对水政监察工作涉及的法学基础知识、行政法知识、行政救济制度等内容的介绍.对水政监察工作中常用的水法规知识与水管理活动进行解读,探讨了水政监察工作中常用的水行政执法文书时制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等工作实践内容,将行政执法的理论要求与水政监察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同时对当前水利工作中的水污
《渭河流域水资源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从GIS和分形理论在水资源研究中的进展分析人手,研究了渭河干支流各主要水文站的旬、月和年径流过程的分形特征,建立了径流过程分维数与流域生态环境状况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时段对渭河关中段中部选取典型井进行了地下水质和水位空间变异特征的研讨。主要包括: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渭河流域径流过程分形
《水力学》是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流体力学(水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A类)》编写的,讲授学时为40学时左右。全书共9章:绪论,水静力学,水运动学基础,水动力学基础,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孔口,管嘴出流和有压管流,明渠流和堰流及闸孔出流,渗流,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水力学》注重加强基础理论
着力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本领,着力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本领,着力提高推动事业发展的开拓创新本领,着力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本领,这是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和根本要求。2010年6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0-2020年干部培训改革纲要》,提出,“进行中央和机关司局级干部自主选
《引黄涵闸地基处理技术》主要介绍了:河南黄河滩区地质概况,分析了引黄涵闸工程结构特点,并阐述了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对一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在引黄涵闸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实践与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支持。《引黄涵闸地基处理技术》共分六章,包括:工程地质概况、引黄涵闸工程结构分析、常用地基处理方法、工程
2009-2010年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汇编
《水权使用者的社会责任论》从水权使用者的水权获取与交易出发,引申出水权使用者的社会责任,辨析水权使用者社会责任内涵,构建我国水权使用者社会责任框架,分析促使水权使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因素,建立水权使用者履行社会责任的动力机制,以促进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和水环境的长效改善。 《水权使用者的社会责任论》可作为水资源与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