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被誉为“钳挞九流,括囊百氏”,无论是在中国哲学史上,抑或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齐物论》一篇,位列《庄子·内篇》第二,内容既涉及宇宙观与认识论等重大命题,形式亦复构思精巧而结撰新警,极具思想性与艺术特色,故历代治《庄子》者,于此篇尤加意焉。一代儒宗章太炎,学问湛深,着述丰赡,于《齐物
《中庸》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合称“四书”,《中庸》作为“四书”之一,是其中*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之作,在中华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在此基础上略作注译解读,以求融会贯通之。本册教材总共四十课。每一课由“原文”“注释”“译文”“拓展”“汉字字体识读”方面组成,并增设民俗文化与艺术模
《论语》作为几千年来人类精神文明史上一部重要的现世人本主义方向的民族伦理信仰经典,因其内具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精神,在全球化的今日显示出了一种与现代科学精神和人道主义充分一致的思想倾向。作者基于60余年来有关中西人文学术及理论研究的总结与体验,在历代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现代历史解释学和欧陆符号学等方法论,对《论语
《孟子》全书共七篇,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活动。孟子主张德治,提出“仁政”“王道”思想,书中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及“民贵”“君轻”的思想,都是中国古代珍贵的思想遗产。
胡乃波译注的《论语》是“国学经典精粹丛书”系列之一。《论语》是中华民族的源头性典籍之一,是古代圣哲修身明德、体性悟道的智慧结晶。其内容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教育世人成德之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于海英译注的《易经》是“国学经典精粹丛书”系列之一。《易经》是中国古代筮占经典,亦是中国自然哲学的源泉之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曾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这套大型人文科普系列图画书,由纳唐出版社组织多位熟悉幼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专家,依据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设计体例和主题,由法国多位*插画家配图,风靡欧洲30多年,畅销100多万册。我们在编辑时,精心遴选出更适合孩子阅读的56册,历时3年,整个团队10多人参与制作而成,力求为7-11岁孩子奉上一套知识严谨准确、故事幽默生动
《周易大讲堂(双色图文版)》以生动的事例和精彩的点评对《周易》中的有关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齐家立业等方面的思想做了深入浅出地阐述,在编排上增设了相关的辅助性栏目,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翻译的各个篇章,能够让读者更直观地阅读这个著作。
本书对以往学者所忽视的元明清时期北京地区官方的学术传承、思想演进有了更加深入而系统的认识,对当时北京朝廷所重视的儒学、经学问题,也有了更加系统而深入的分析。这些研究对于今天北京所倡导的、所参与的文化典籍编纂、诠释及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
本书不尚玄谈,而是采用基源问题研究法,将老庄哲学放回到生活世界加以考察。老庄同样面临如何将乱世导向秩序的时代问题,但其思路是以无全有,即通过自然无为来为万有争取宽松的存在空间,在多元个体各适其天的基础上达成自然的和谐、自然的(而非强制的)秩序。本书扣紧君民关系、群己关系,把这种人我和谐之道揭示了出来,可使我们打消对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