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由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传染病学”课程负责人李兰娟院士担任主编。全书分总论、病毒性疾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疾病、螺旋体病、深部真菌病、原虫病、蠕虫病、医院感染、朊毒体感染、其他如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十一章内容,本书配数字课程(基础版),包括:微视频、教学PPT、彩图、拓展阅读等
《炎症性肠病病理鉴别诊断》共分三大部分,包括炎症性肠病、其他病因肠病及病理检查。*部分炎症性肠病:包括流行病学与临床表现,病理概述,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改变,克隆恩病的病理改变,临床诊断与药物治疗概述,外科治疗概述等章节;第二部分其他病因肠炎:包括感染性肠炎,缺血性肠炎与血管炎,药物性及治疗导致的肠炎,非炎性肠病小肠溃疡
本书从概述、防治措施、检疫与监督、人员防护四个方面对布病的防控进行了讲解,旨在让广大农牧民朋友对布病有深入了解,引起重视,并且会防治,得到净化疫病的目的。
本书是全国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临床医学专业(32)十三五规划教材。本书共八章。第1章总论;第二章至第七章包括病毒性传染病、立克次体病、细菌性传染病、钩端螺旋体病、原虫病和蠕虫病;第八章医院感染。实训内容为穿脱隔离衣,是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考核的技能操作项目。本书可供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等专业使用。
《H7N9流感百问》共分5章,内容涉及H7N9流感病毒病原学、H7N9流感的流行病学、人感染H7N9流感、H7N9流感的防控以及进出境和对外贸易H7N9流感的防控等,以问答的形式将H7N9流感相关专业知识展示给读者,既通俗易懂,又不失专业性。《H7N9流感百问》的撰写除了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外,还融人了编者在H7
本书概述了传染病信息学框架、体系和相关技术基础,详细阐述了传染病时空数据分析,传播动力学模型方法,复杂网络中传染病传播建模的原理、方法和应用。在传染病监测预警方法基础上,结合生物信息学及互联网大数据等方面的发展,重点介绍了基于基因组学和互联网大数据的传染病信息学研究进展及相关预测预警新技术,并在传染病监测技术基础上进一
本书从中西医两方面对常见传染病的治疗与进展进行了论述。总论部分系统介绍了传染病的发展概况、发病机制、特征等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到第七章各论,对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结核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登革热、手足口病等常见传染病从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原理与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
本书是对2013-2016年食品和病人中沙门氏菌分离株耐药监测数据的初步分析,仅分析了沙门氏菌对14种抗生素的单重耐药性。
本书主要分4部分,*部分第1章主要阐述饮食因素如何影响肠道菌群的改变,第2章主要列举了影响炎症性肠病发作与复发的多种饮食模式、微量及常量元素的相关证据,这一部分主要为阐明饮食因素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做铺垫。第二部分重点论述了IBD患者*常见的两种营养素的缺乏:铁和维生素D,并且为患者营养素的补充提供依据。第三部分讲
《艾滋病眼底病变图谱》一书是叶俊杰教授带领的团队自2001年在我国率先开展HIV感染者AIDS患者眼部病变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积累的大量眼部资料和丰富的实际临床经验萃集而成的学术结晶。叶俊杰教授带领的团队15年来不畏风险,克服困难,坚持诊治HIV/AIDS患者,分析总结了我国HIV/AIDS患者眼部病变的临床特点、诊